|
||||||
|
||||||
新时代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 □记者郭江峰通讯员朱邹萍吴晗 “中国楹联文化村”“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湖北省示范儿童之家”“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先进行政村”“荆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这诸多的荣誉,来自于洪湖市乌林镇吴王庙村,彰显着其走过一段殊为不凡的历程。 这个并不“普通”的乡村,正上演着一个更大的奇迹——30多年来,“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民零上访”。 近日,记者走进吴王庙村,探寻这“零上访”背后的成功密码,以及其中的实践逻辑,在感悟中沉思。 干部带头消灭矛盾“小苗头” “您最近对村里各项工作有没有意见?邻里之间有没有矛盾纠纷?”见到村支部书记余光宝时,他正在村民家里拉家常,及时了解民情动态,帮助化解矛盾纠纷。 在吴王庙村,像余光宝这样的“和事佬”还有很多。该村组建了以村干部、乡贤“五老”为骨干的15人“平安吴王庙赤卫队”,协助参与村里矛盾纠纷调解。 “村民矛盾大多是因为调解不及 时而导致,村‘两委’为了将村民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想了不少法子。”余光宝介绍,碰到一些“狠人狠事”时,需要警察同志帮助,为此,吴王庙村高标准打造了警务室,在派出所民警和辅警的带领下工作。 荆州市人民检察院一级调研员、驻吴王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雪飞介绍,通过主动联系电信公司,目前吴王庙村已安装监控摄像头100余处,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在村警务室大屏上想看哪就看哪。 村民余某某、候某某是远近闻名的“狠人”,一直闹着要吃低保,候某某甚至一度用“喝药”相威胁;村民童某某因社保问题被骗10万元,吵着要越级上访;村民孙某某、刘某某因飞撒农 药之事产生邻里纠纷……村里的事情就是这样,大事没有,小的矛盾纠纷少不了。 如何化解?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化解信访难题,不仅需要我们及时依法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更需要我们用真情和耐心细细理顺他们的心气、化解他们心中的怨气,依法依规,不厌其烦,真正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余光宝深有感触地说。 “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服你。”担任村支部书记24年来,余光宝已记不清公道处理调解了多少纠纷,但每一次调解结果都得到村民充分认可。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