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综合新闻

盘活资源助发展
——石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用地保障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通讯员刘超记者曾晶

    比作风、晒业绩、争荣誉——石首市“比晒争”优胜单位工作亮点撷英

    “突出‘保障’服务项目建设。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新增耕地用地指标9080亩,整合乡村资源、推动增减挂钩,新增耕地用地指标740亩,为发展提供用地保障。服务重点项目7个,在市直单位中居第二;专门设立服务重点项目专班,超前服务、全程包办,切实保障重点项目推进有力、推进有效。”在石首市4月10日召开的第一季度乡村振兴和固定资产投资拉练“比晒争”活动会议上,市委书记王敏这样点评石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作法及成效。

    今年来,石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眼全市发展大局,立足单位职责使命,努力书写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新篇章,为全力冲刺300亿提供要素保障。

    千方百计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局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项目,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保障全市重点项目用地指标,还可以通过指标交易创收近15亿元,为石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一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能量。该局抢抓先机,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成功申报大垸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并在荆州市域内率先实施。同时积极申报小河口镇、东升镇全域项目三个,实施后将新增耕地9080亩,既可保障全市重点项目用地指标,还可通过指标交易产生经济价值13.62亿元;二是为乡村振兴开辟新途径。该局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扎实推进增减挂钩项目。仅用时20天完成全市192个行政村摸底调查,排查出零星宅基地和空心村落1924个,总面积6037.95亩,经过复垦后可新增耕地740.42亩,即将形成“空心村”整治方案上报市政府审核后全面推进。项目的实施既可缓解用地指标不足问题,又能改善村容村貌,构建和谐、文明、美丽乡村,新增耕地指标还可通过交易产生价值1.48亿元;三是为项目落地输入新血液。该局按照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任何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都必须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选取4587亩适宜的地块成功立项并完成了财政评审,实施后可新增耕地4183亩(荆州区域内调剂使用可创收7千万、省平台交易预计可创收8亿左右)。同时计划今年再立项一个占补平衡项目(规模6000亩)和一个提质改造项目(规模2000亩),确保全市耕地占补平衡,为全市建设项目落地打下扎实的基础。

    凝心聚力保护自然资源与开发利用。该局一季度共核查图斑314个,发现新开工项目13个,全部得到有效制止。3月23日至25日,荆州市自然资源督察执法业务培训暨挖湖造景问题整改现场推进会在石首召开。2021年,石首首次实现全年零违法,得到省、荆州级领导一致好评,并作为荆州市唯一全年零违法县市作经验交流发言。一是遏制各类违法行为。今年入春以来,不少村民忙着种树,结合当地这一实情,该局围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联合乡镇和相关单位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并对违规违法分类处置,引导村民合理合法做好春耕备产。对东升镇、高陵镇、南口镇、团山镇、大垸镇、高基庙镇、久合垸乡等7个乡镇有在基本农田里插栽杨树苗的现象进行制止,并帮助恢复原貌。此次行动共清除占耕地栽杨树约560余亩,合计约5万多株。为避免造成农民损失,对拨除的杨树苗,该局专班积极引导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沟渠、滩边及一些未利用地进行栽种;二是强化执法协同保障。近年该局多次与法院、检察院、公安、住建、乡镇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综合执法联合机制。共同做好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案件的办理工作,形成了横向联合、纵向联动、齐抓共管的综合执法机制。针对桃花山镇一些不法份子利用晚上和节假日的时间私自盗采砂石行为,该局执法大队联合市公安局采用夜晚加双休巡查模式,将以陈某某为首的盗砂团伙一网打尽,现已移送检察机关公诉;三是努力打造零违法县市。为做好卫片执法工作,该局成立以执法大队为牵头单位,相关股室及各自然资源所为成员的卫片执法联合专班,各部门间通力配合全力协作构建了“流水线”作业新模式。卫片图斑下发后先由执法大队进行分类,针对分类后的图斑由各股室和乡镇所提供相关举证材料,对重点、疑难图斑由执法大队将图斑下发到各执法中队,执法中队每二人一组定点包干限时整改到位。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保持拼、抢、实工作的劲头,冲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道忠表示。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