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荆州要闻

实招硬举搭“鹊桥”入户进厂当“红娘”

    (上接第1版)2022年,县人社局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力度,新增参保企业近百家,切实扩大稳岗补贴政策落实范围。当前,正对全县400多家企业进行初步筛选。

    便企利企“减”负担清除发展“绊脚石”

    “感谢你们主动上门宣传服务,为我们化解了很多社保政策方面的疑惑。”

    近日,县人社部门联合县交通执法大队到快递公司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活动。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携带“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宣传册进企业、村居,宣传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险政策。这是县人社局聚焦热点、难点,开展政务服务“减时限”“减跑动”“减材料”“减环节”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县人社部门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大力简化、优化各项惠企政策流程,放宽审批条件,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压缩企业吸纳就业奖补等多项办事流程,申报资料减少80%以上,审批时间缩短60%左右。特别是稳岗补贴政策方面,实行“免申即享”,即经筛选符合稳岗返还条件的企业,无需申请资料直接享受稳岗补贴返还。

    同时,县人社部门持续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继续执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轻负担。2022年1至4月,累计减免各类保费1426万元,惠及企业569家。

    保障就业求“精”度打好匹配“组合拳”

    信息不对称是企业招工、用工最大的“拦路虎”,企业不知从何招用合适的员工,劳动者不知企业招工岗位信息。解决就业难、招工难问题,首先需要摸清自家底数。

    对此,县人社局精心筹划,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全县劳动力数据库。以村组为单位,依托村级信息员,逐户上门摸清劳动力情况,重点统计劳动力是否在家、是否就业、有何技能。通过近3个月努力,共统计汇总全县42.1万名劳动力的基本信息,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并开发小程序、建立动态数据库,为精准推送就业、定向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奠定基础;为50家企业配备35名“人社专员”,实行“保姆式”服务、“管家式”解难;镇村配备人社信息员,其中镇级信息员16名、村级信息员313名,并为村级信息员每人每月发放误工补助600元,让县镇村三级364名人社“红娘”为企业用工、村民就业搭起一座“鹊桥”……

    针对部分企业年年招工、年年缺工问题,县人社局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结合“人社干部进千企”活动,向50余家重点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及季节性用工企业派出“人社专员”,每月上门专访2次,每周电话联系2次,重点收集企业用工需求,汇总成用工需求清单,“按企施策”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切实做到“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有了劳动力数据与企业用工数据两大“法宝”,县人社局着手建立就业快速匹配机制,每月初对就业需求与用工需求开展精准匹配,实现效能最大化。

    孟家溪镇黄金堤村村民杨贤云有木工技能,有就业愿望。该镇人社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甘家厂乡夹板厂,当天即将其成功推介就业(日薪280元)。

    “五一”期间,了解到狮子口镇有近300名返乡人员后,县人社局就业中心与该镇人社服务中心紧密配合,立即与开发区取得联系,于5月6日组织6家企业前往狮子口镇召开专场招聘会,当场达成就业意向51人。

    挖掘人才靠“准”度探索用工“新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不少企业转型升级,对普工、技术工种的需求大幅增加。对此,县人社局转变思维、创新方法,外引、内培、深挖,精准解决企业用工需求。

    借力引才。借助第三方劳务公司力量,吸引周边地区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中、初级技术人才到公安就业,满足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2022年初,县人社局引进荆州市3家劳务公司,对园区兆盈嘉泰、金彭车业、金安纺织等重点缺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企业对高级人才、技术人才以及普通工人等不同层次的需求,量身定做人才引进方案,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共向5家企业输送专技人才百余名。

    合作育才。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统筹整合县就业训练中心、县高级技工学校、三星职校等公立私营培训力量,走进园区企业,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等,多形式提升企业员工技能水平。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为企业培养急需技术人才。2021年,共为新生源等23家企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226名。2022年,为山鹰纸业专题开设“山鹰班”,计划培训90名专业人才。此外,将“校企合作”范围拓展到省级,采取“3+2”模式(县高级技工学校就读3年+武汉轻工业学院就读2年),帮助山鹰纸业储备高级人才50名。

    深度找才。加大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联动,要求相关企业指定一名招工联络专员到县人社局查阅全县劳动力数据库,深度发掘县内富余劳动力,并通过专用电话指向性联系挑选合适的劳动者,极大提高了招工效率,精准解决企业缺工问题。当前,各企业招工联络专员工作积极性较高,帮助近10家企业成功招聘劳动者60余人。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