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刘蜜)今年以来,我市以加强改革创新为抓手,积极推进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发环境“四大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政务环境方面,推进市直40个审批和公共服务部门1826个事项进驻市民之家,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市、县两级前置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出台“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多管合一”制定配套实施细则,推行209项“宜荆荆恩”城市群税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 市场环境方面,按“9210”标准服务办理企业设立登记317户,按照“一业一证”改革制发行业综合许可证278个,企业在银行开户时长压缩为0.5个工作日以内,实现市、区两级行政服务大厅“水电气”综合窗口全覆盖,信贷投放新增168亿元,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70场,127家企业进入信用培植工程服务平台。 法治环境方面,对已经开展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的4个行业领域4254家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明确对生产经营单位24项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推行劳动人事争议速调快裁"1730"办案模式,持续开展一年以上涉企未结案件清理工作。 开放环境方面,积极招引中远海运、上港集团等物流头部企业,开通“荆州-上海”直达航线,降低物流成本费用15%以上、时间成本25%以上,深度参与全省港口资源整合,成功取得8、9类危化品港口运营资质,成立荆州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实现中小微进出口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全覆盖、参保率居全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