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综合新闻

为青少年开启发明创造之门

    陈德斌

    ——记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所长、市科协关工委知识产权保护志愿服务团团长陈德斌□记者赵叶秋通讯员康雨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发明创造人才的重要来源地,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导致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提高青少年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刻不容缓。为了补齐我市青少年在这方面的短板,一名在知识产权战线上工作了30多年的“老兵”,利用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积极组织宣讲材料,主动联系学校,先后免费为长江大学、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公安县一中、公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等学校的学生进行授课辅导,为青少年未来人生的创新道路奠定基础。他就是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所长、市科协关工委知识产权保护志愿服务团团长陈德斌。

    克服畏难情绪

    要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首先要打破发明创造在他们心目中的神秘感。由于传统教学中缺乏引导,大部分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对参与发明创造认识不足,也带有很强的畏惧感,认为发明创造需要丰富的科技知识,属于尖端科学,总是感觉发明创造高不可攀、神秘莫测,让人望而生畏,不敢涉足参与。

    针对这一现状,陈德斌在给学生辅导时采用各种方式向学生们介绍科学家的事迹,讲授发明家的故事,列举青少年发明创造的成功例子,着重介绍中学生的发明创造案例,比如中学生发明的不淋湿裤腿的充气雨衣、带有活动防护栏的高低学生床、清洁环保的无尘黑板擦等。通过讲解这些小发明小创造,使学生们从心里感受到发明创造并不是那么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敢想敢试,就会有收获,充分激发出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大家纷纷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

    激发探索欲望

    进行发明创造,发现发明素材往往比解决发明问题更难,因为发明问题是纯粹技术上的障碍,可以通过查资料、相互讨论来解决,而发现发明素材需要的是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所以学生往往感到无从着手。仅仅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并没有达到最终目的,有了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但找不到发明创造素材的为难情绪,会给学生们的热情带来一定打击,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捕捉灵感、发散思维、寻找素材就成了发明创造成败的关键。

    针对这一情况,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怎样找到发明创造素材,陈德斌以同学们每天都接触的课桌为例,引导大家思考,“现在使用的课桌桌面边沿没有挡板,桌面上的文具书籍等用品容易掉落;另外,现有的课桌桌面都是水平面,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如长期采用身体前倾和低头的方式,将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应该如何改进。”很快就有同学说在桌面周围加一个挡板,另外又有同学说,把桌面做成斜面的,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陈德斌接着启发同学们,“大家的想法非常好,但是你们考虑过没有,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来改进,是改装成活动的,还是改装成固定的,改装成固定的会不会有什么问题。”经过启发,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经过激烈讨论后一致认为要改装成活动的,不需要时可以拆卸,既方便又实用。等同学们说完,陈德斌趁热打铁,“我们只要注意周围事物的不足进行思考,再考虑这些不足需不需要解决,进而思考怎么去解决,然后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最后再去完善解决方案,就能实现发明创造,你们看今天我们不就完成了一个发明创造吗?”同学们的思维豁然开朗,不约而同认识到,其实发明创造素材的寻找并不难,只要对周围的事物多观察了解,多留心琢磨,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素材。

    推动成果转化

    发明创造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才能发挥其作用。学生的设计方案难免不太全面,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实现发明成果转化,陈德斌对个别同学采取一对一重点辅导,让其设计尽量合理化,并且积极与科技管理部门联系,为其发明创造的实施提供科技经费资助和推荐参加科技成果展示活动;为了加强学生对发明创造的保护意识,对他们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并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在申请专利的经费上进行减免,使我市青少年学生对发明创造的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方向,发明创造并不只是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们才能做的事情,应该从青少年开始培养,激发青少年发明创造的兴趣,发明创造才能得以普及,创新才有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才能达到万众创新的目的。”陈德斌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陈德斌和他所在的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的不懈努力,我市中小学生的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量每年都有10%左右的上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