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江陵新闻

优粮富农规模发展
江陵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3万亩

    本报讯(通讯员王二霞黄洋)今年来,江陵县全面推进“三个合作社”建设,大力推广丰产性好、抗病虫性强、适宜机械化生产、综合性状优、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建立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订单农业。截至目前,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

    江陵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中游荆江北岸,素有“湖北粮仓”之称。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02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73万亩。

    日前,在资市镇先进村,朱屈正在架设电线,为后续农田灌溉解决用电需求。农田里,旋耕机来回穿梭,翻耕土壤,为接下来的水稻播种做好准备。2017年,朱屈种植了100亩虾稻田,由于收入不错,他决定扩大规模。由于零散种植效益低,如何打破田块界线、形成规模种植,这道难题摆在了朱屈面前。

    今年以来,江陵县全面推进土地入股、劳力入社、资金入市“三个合作社”建设,先进村积极响应,成立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全村429户农户耕地入股合作社。朱屈从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一次性租到1500亩耕地,搭建起优质粮食工程种植基地,并成立家庭农场。

    朱屈只是江陵县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一个代表。目前,全县上下联动,正在着力打造优粮富农产业。通过开展“千里江陵”水稻品种征集、试种、评比和品鉴等一系列活动,遴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并与各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中签约,保证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在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过程中,全县统一品种供应、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机械作业,提高水稻品种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升粮食单产产量和产品品质。

    目前,全县23.2万亩优质稻种子已经发放到农户手中,并提供“保姆式”服务,为提升全县粮食产能打好基础。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