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雄才大略的楚庄王40多岁英年早逝,给儿子熊审(楚共王)留下辉煌祖业和赫赫霸名。可是继位时熊审还是个10岁的孩子,什么治国经验、战争阅历,都是空白。此时的楚国,全靠庄王旧臣令尹子重等一班人苦苦支撑,楚国霸业已经过了如日中天的时期。 但是楚国很幸运,此时的晋国虽一度复强,但内忧重重,实力也已非昔日可比。西部的秦国渐渐崛起,齐国亦不失为东方一个大国,但秦、齐尚不具备争霸的实力,无力支配中原局势,仍随楚、晋角逐。由于中原长期争战不已,各中小国家普遍厌战,楚、晋实力也已下降,故在争夺的同时,晋楚之间又出现彼此休战的“和平”时期。打打和和,这就是在楚庄王之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原的基本形势。 蜀之盟,楚国霸业达到鼎盛;但盟后不久,晋与楚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盟友之战,晋楚之间此消彼长、互有胜负,谁也不具备绝对主导优势,形成并霸局面。 楚共王“少主社稷”,依靠子重等一班旧臣辅佐,虽霸势转衰,但仍遵循先君北上争霸路线,继续与晋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保住了大国地位,也算是“不辱使命”。 (曹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