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黄巍薇黄思明通讯员李新平辛然 重点关注 你能够想像,未来有一天,从中心城区的江北到达江南是这样的一幅图景吗——从繁华的中心城区出发,疾驰在城市公路上,沿途,现代化的临空经济区、智慧化产业园、城市新客厅尽收眼底;进入江底隧道,汽车像一叶轻舟,汇进灯海、车流,不一会儿,就抵达荆江南岸。 一座城市如何在时光流转中拔节生长,追赶上现代化的发展浪潮?基础设施建设,给了城市生长无限可能和新的未来。 今年以来,荆州市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窗口期,立足补短板、强弱项,聚焦交通、能源、航天航空等重点领域,适度超前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增强城乡发展后劲的强力支撑。 谋划 长江江陵段,荆州煤炭储配基地码头旁的运煤船一眼望不到头。轰鸣声中,巨大的橙色装船机将煤炭“喂”入船舱。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荆州江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静静地“躺”在浩吉铁路和黄金水道中间。 抓住大机遇,就要谋划新蓝图。 围绕“北煤南运”大通道,我市提出构建“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港城一体”的水运体系,建设长江中游空铁公水无缝联接的多式联运节点。还提出优化煤电布局,推进江陵煤炭储配基地二期及华中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煤制气项目及配套项目,统筹推进江陵与公安清洁能源产业联动发展。 今后,这里将发挥空铁公水立体交通网作用,建设涵盖煤炭、煤化、粮油等多种大宗商品的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打造铁水联运大宗商品物流基地,提升竞争力,实现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向交通优势转变,并有效保障能源安全。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初步谋划基础设施建设五类重大项目共239个,总投资5600亿元。54个省重点项目中,基础设施类项目纳入18个;共争取基础设施类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53个。 不仅如此,抢抓国家全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机遇,我市围绕“五大领域”,还在进一步谋深谋实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物流、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成网成链项目。结合荆州实际,在智慧城市、新基建等信息、科技领域下功夫、谋项目。 谋划与行动齐头并进。元至4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势头较好,完成投资88.1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20.9%,较一季度提高6个百分点;增长23.5%,较一季度提高12.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4.4个百分点。 未来机遇 放眼荆江两岸,荆荆铁路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304号墩至305号墩越来越近;观音寺长江大桥和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江陵至松滋段施工现场,传来阵阵机械轰鸣声,勾勒出未来荆州跨江发展和城市北扩、西进、东延、南向的图景。 这是荆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掠影,这背后,是重大政策中释放的荆州机遇。 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就提到推动荆州跨江发展,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浩吉铁路交通干线作用。 政策中的“荆州元素”透露出重大的“荆州机遇”。荆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支持荆州市跨江发展,是做大城市能级的重大利好和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抓手,更是荆州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 如何抓住政策“窗口期”? 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会议作出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部署。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和重要支撑,更是荆州将利好政策转化为“施工图”和“项目表”的关键因素。 今年5月,市委常委会提出,要抢抓宏观政策窗口期,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以“五个重大”为抓手,坚持“四问”原则,聚焦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五类基建,提前谋划项目,主动向上争取,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力争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沙公高速以东、豉湖渠以南、凌云大道以西、莲花渠路以北,是以荆州沙市机场为中心的临空临铁经济区,这里蕴藏着无限生机。 荆州沙市机场改扩建项目、纪南通用机场、临空经济区启动区(沙东空港新城)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项目、航空维修基地……一批正在或即将启动的项目,正描绘出未来“一民九通”机场场站体系,未来这里将集聚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荆州经济腾飞新引擎。 这幅美丽的蓝图如何变成现实?项目落地是关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对标对表,分级分层分类调度,加快项目前期,积极向上争取,力争一批项目挤进国家“笼子”、一批项目成功获得批准、一批项目得到资金支持、一批项目顺利落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