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评论员曹歌 水火无情,在长江流域主汛期即将来临之际,要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坚决,严防死守、严阵以待,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铸就防汛救灾的“钢铁长城”,切实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备战是为了实战,要时刻绷紧安全弦,摒弃侥幸心理,坚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雨水汛情发展,加强会商研判预警和信息共享,做到“宁可空防、不可防空”。要坚持“防为先、治为本、救为底”原则,严密巡查防守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做到汛期不过、排查不停,隐患不除、整改不止,随时保持“迎战”“临战”状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党员领导干部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把可能发生的当作必将发生的反复演练,抓实抓细,以坚定的信心与决心迎接“防汛救灾”大考。决不允许玩忽职守、慵懒散漫,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是一种使命担当、一种政治责任。做好准备工作,是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只有把问题想重些、把准备做足些,才会应对起来更快速、更从容、更有序、更有效,才能让人民群众更放心、更有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