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极目新闻记者卢成汉通讯员周蓉 “请问梅博士,洪湖实施十年禁捕政策带来水生物大量繁殖,会不会破坏水生态平衡?”“吴博士,全球气候变暖对湖泊生命系统会有影响吗?”“卡罗拉依拉鹦鹉是怎样灭绝的?”……6月10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武汉分会的5位科学家受洪湖市科学技术协会邀请,走进洪湖市实验小学,与100多名小学生“面对面”,举行了一场精彩的“大手拉小手,点亮科学梦”科普论坛,共同探索科学的魅力。 “让我们手拉手,共同奔向未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处长张密现场致辞,她鼓励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的价值观。 本次走进洪湖市实验小学的科学家均来自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武汉分会,从2018年起该会组织开展了20多期“相约科学前沿,与青年科学家面对面”公益科普论坛,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此次论坛精心准备了水生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植物学等科学知识系列科普报告,激发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科学、认识科学、热爱科学。 讲座现场,吴幸强、梅志刚、江红生等3位科学家分别作主题科普演讲,从“湖泊水环境中的奥秘”“水生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到“大吃一‘鲸’”,他们用严谨的理论知识和生动的科学案例,带领同学们在壮阔奇妙的湖泊水生物世界畅游探索。 吴幸强科学家针对我国突出的湖泊水环境问题,探索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的外在表现及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江红生科学家告诉同学们蘑菇的寿命不过一天,鸣蝉的寿命不过一年,但我们每年都能看到蘑菇和鸣蝉,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水生植物由于其生长的环境比较特殊,它们的繁殖也有一些特殊性;梅志刚科学家分享了自己长期坚持在野外开展鲸类种群调查和保护研究的经历,还分享了自己首次发现的中国第一个近岸分布的大型须鲸种群。 来自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雷皓科学家,在演讲《玩电子游戏会上瘾吗?》时,将晦涩难懂的人脑研究概念,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剥茧抽丝、循循善诱,不断用科学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大家频频举手互动。雷博士出示了两幅全脑磁共振成像对比图,笑着考问孩子们,哪个大脑已经萎缩。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沉迷网络游戏后对大脑造成的损伤。 在与同学们的对话交流中,五位科学家传递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坚持、突破、创新,这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中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驱动力。 活动开场,洪湖市实验小学爱莲合唱团的孩子们表演了小合唱《新时代》,童声嘹亮,梦想在歌声中飞翔。科学家开讲后的答疑互动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向自己喜欢的科学家提问题,科学家一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现场掌声如潮。 同学们被科学家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成果所折服,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已经悄悄地在心里生根、发芽。活动结束后,每一名青年科学家面前,孩子们捧着小本本排起了长长的签名队,他们与心中的科学家明星亲密接触,久久不愿离去。 六年级的刘吕欣同学表示,视觉报告体验好、增长见识,作为洪湖人,听了科学家的报告后,“我对洪湖湖泊里的水生物一下子就感兴趣了。”三年级的陈哲翰同学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雷皓老师的演讲。 “感觉科学很有趣,我以后也想当科学家。”现场最爱提问的五年级李临熙同学表示,这次科普报告活动不仅让他学到了很多有趣、有用的知识,也对科学家这个群体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像他们那样优秀的人。 据悉,本次青年科学家走进洪湖市实验小学公益科普论坛活动,洪湖市教育局通过“今日洪湖”“精彩洪湖”微信公众号推送现场实况云直播,当天,洪湖市全体中小学生在班级里通过班班通同步收看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