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综合新闻

钱新民:永葆党员本色余热培育春苗

    □本报记者融欣

    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团长钱新民,退休不离讲台,参加“五老”宣讲团近20年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配合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义务宣讲400多场,听课学生20多万人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永不退色的忠诚。

    在市实验小学阶梯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正在举行。年过六旬的钱新民讲起党史故事来如数家珍,让师生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讲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时,钱新民语言生动有趣,和大家互动良好,在场的师生听得津津有味。

    “听了钱爷爷的党史课,我知道在监利还有陈步云这样的革命先烈。”“钱爷爷的课十分接地气,而且感染力十足。”听完党史故事,实验小学学生们都表示自己收获满满。

    这样的宣讲,钱新民每年要讲十几场。早在市委党校任教研室主任时,钱新民就热心于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退休后,他成为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并于2013年担任团长。此后,他退休不退职,讲台由党校扩展到全市,讲课工作量不减反增,依然坚持在讲台上,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从第一次宣讲开始,钱新民就给自己立下“四不”原则:不要课时费、不要纪念品、不要吃请、不要接送。钱新民常说,工作可以退休,党员不能褪色。作为一名五老宣讲团成员,坚持不为名不为利,坚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一致,讲课才有底气,才能感动学生。

    去年10月,钱新民与乡镇一所学校约定为学生讲党史课。谁知去往学校的路上,钱新民突发肾结石,宣讲团成员劝他折返,他却以不能让学生们白等为由,准时赶到学校,忍痛上完当天的课程。

    为了使宣讲成为发人深思、启迪人生的讲座。年过六旬的钱老师,始终保持年轻态,不停地“充电补脑”,吸取养分。近几年,撰写了论文十余篇,其中《延安整风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经验》获荆州市一等奖,他主编和参加编写了《监利抗战史话》《监利革命故事选》《监利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中共监利党史》(第三卷)《延安红色故事》等书籍,撰稿100多万字。

    党史不仅属于过去,更连接着当下和未来。如今,钱新民的宣讲行程排得越来越密。他说:“宣讲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是永不衰退的事业;关心下一代成长,奉献自己余热,是矢志不渝的坚守。”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