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匡奕君宗璇 特约记者杨柳 “感谢党和国家对晚血病人的关怀,感谢荆州三医的精心治疗!”时隔8年,接受了全球首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移植的患者彭女士,重回荆州三医接受全面复诊。看着她健康阳光的模样,救治她的医护人员倍感欣慰。 2014年,彭女士因晚期血吸虫病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反复消化道出血,肝脏功能失去代偿。作为湖北省吸血虫病专科医院,荆州三医积极发挥血吸虫病临床诊疗在全省的引领作用,邀请全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陈孝平院士主刀,成功为其移植肝脏,“换”来新生,同时让更多晚血患者看到了生命曙光。 这是荆州三医不断夯实学科建设,践行“病人利益高于一切”庄严承诺的缩影。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医疗技术、提升服务内涵,努力解决百姓看病就医中的急难愁盼事,全力打造人民满意医院。 聚焦“新动能”汇聚为民合力 医院只有不断探索、研究,厚植医疗技术根基,才能有效护佑生命。将重点专科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引擎,荆州三医坚持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增强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 血防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心工程。挂牌湖北省血吸虫病专科医院以来,荆州三医投入“送瘟神”斗争。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该院通过建设国家级血吸虫病医师培训基地、搭建全省血防信息网络、成立全省首家“健康血防之家”,筑起一道坚固的血防防护墙。 “点”上出品牌,“面”上齐发力。 5月20日上午,荆州三医手术室内传来阵阵婴儿啼哭声,52岁的苏女士成功诞下龙凤胎,母子三人平安。 据悉,苏女士系失独高龄母亲,也是我市目前接诊年龄最大的一例产妇。妊娠中,其甲状腺功能减低,妊高症、糖尿病等高危并发症接踵而至,生产风险极大。出于对荆州三医的信赖,孕35周后,苏女士即入院待产。在该院产科、心内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接力护航下,她终于圆了再为人母的梦想。 打破年龄禁区,为5岁幼儿行ERCP取结石;多科联动,救治寻求临终关怀的疑难危重病患……近年来,荆州三医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建设以妇产科、烧伤整形美容科、骨科、口腔科等为代表的学科集群,开展多学科协作模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打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组合拳”,解决复杂疾病患者的就医之痛。 实现“新作为”彰显为民本色 应群众之所需,荆州三医社区卫生服务队来到沙市区凤台社区开展预防脑卒中健康讲座。“平时身体一些小毛病我都没在意,想着忍忍就行了,今天听专家讲座才恍然大悟。”听到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耐心讲解后,社区居民感慨。 这是荆州三医广泛开展健康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中的常态。 该院将健康促进作为医院落实“323”攻坚行动的重要抓手,以暖心关爱、送医送药、延伸服务等形式开展系列活动,打造常态化健康服务阵地,形成服务长效机制。以医院名誉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妇产科专家吴诗琦带队的“关爱女性、关爱健康”等知识讲座,传递健康知识,引导远离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学业、事业和家庭的和谐发展。同时,将健康促进、健康服务延伸至市民家门口,弘扬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理念,全面提高健康素养。 在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方面,荆州三医利用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号将健康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去年,医院组织拍摄的新冠疫苗接种科普视频获得中宣部、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协“2021年全国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入围奖”及“湖北省第三届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同时,各学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群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开办各具特色的健康公益讲堂等,全面科普常见的医疗问题,提供医患交流沟通的平台。 科普形式日益丰富,服务内容不断延伸,覆盖人群更加广泛……荆州三医将健康教育持续引向深入,并与疾病治疗结合起来,进行前置的健康管理,助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院践行群众路线的为民本色。 肩负“新担当”书写为民情怀 把握人民健康需求,积极履行公立医院职责。荆州三医在高质量发展中不忘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公益本色,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方面,将责任担当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 回望来路,既有连续作战,完成市、区防疫指挥部核酸采集任务的一线冲锋,也有主动上门采样的暖心之举;既有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也有服务基层,组织志愿者共建和谐社区的默默坚守;既有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的使命担当,也有下沉医疗资源,送医送药送健康的大爱传递。2020年12月,荆州三医被授予湖北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彰显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情怀和担当。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