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第1版) 做餐饮品牌,过硬的厨艺和独特的匠心是立身之本。 “这是我们聚珍园的老厨师们编写的烹饪‘秘籍’,是聚珍园最重要的财富。”李安檬拿出一本《烹饪技术》,泛黄的书页里,详细记录着158种红案、白案佳肴制作方法。 把鱼糕制成花朵形状、将豆沙蛋黄酥创新做成青蛙样式、用简单的食材完成精致的摆盘……背后流露出的是那个年代厨师们对于厨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聚珍园老师傅夏仁俊说:“聚珍园的菜品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身处旧社会,而是通过历代师傅的努力和历代食客的认可形成的特色,进而享誉荆州甚至走向全国。” 余占海、叶家贵、夏仁俊等一代又一代名厨,在学徒时便起早贪黑、勤学苦练,学成后又通过不断地增进技艺、创新菜品,多次赴全国各地参加烹饪大赛,捧回了一块又一块金银牌,让聚珍园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没有这些老师傅在厨艺方面的钻研和创新,聚珍园很难走到今天。”李安檬坦言:“陪伴聚珍园一路走来的老师傅,目前还健在的最年轻也将近70岁了,让我们意识到重建聚珍园酒楼,不能再等了!” 唤醒荆州人记忆的味蕾,让食品保留聚珍园最核心的特色,是谓守正;而顺应时代发展,采用线上线下多种销售形式,则为创新。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让聚珍园历经百年风霜依然保持年轻活力。 重拾往日荣光 120年的聚珍园品牌,沉淀着荆州美味佳肴的制作工艺,昭示着荆州餐饮文化发展的灿烂历程,象征着荆州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坐拥荆州本土餐饮企业唯一的百年“老字号”,聚珍园如何擦亮这块“金字招牌”,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收集老照片、老物件进行展出,打造楚菜大师工作室,邀请聚珍园老师傅发挥余热“传帮带”,研发创新菜品,代表荆州企业参加美食博览会,运用互联网平台宣传百年历史……通过一系列举措,聚珍园不仅给荆州人展示了全新的形象,也让外地的朋友对荆州美食多了一些了解。 凤凰涅槃、破茧成蝶,在实现梦想的征程上,总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1993年聚珍园入选国家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去年又成功入选了‘湖北老字号’。现在我们主要是以聚珍园广场为载体面向社会,但我们一直想重建聚珍园酒楼并打造一系列相关产业,借由120周年的契机,希望再次申请‘中华老字号’,让聚珍园在守住‘金字招牌’的基础上拥抱时代,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机遇。”李安檬信心满怀。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荆州市聚珍园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将以建立聚珍园综合体为核心,在推广饮食、非遗传承、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同步发力,把聚珍园“老字号”品牌打造成为一张荆州旅游的“新名片”。 120周年之际,聚珍园将再次用行动,给充满不确定性的企业发展,以确定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