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荆州宣讲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

    □张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要内容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系统回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了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从内容上实现了百年党史的四个“覆盖”:百年党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百年党史的重大贡献、百年党史的重大历史经验、百年党史的精神创造。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意义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如何学好党史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一是提供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理想远大、信仰信念坚不可摧的生动教材,是一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甘于奉献和牺牲的史诗,是一幅励精图治、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的壮丽画卷。通过学习党史,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尤其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些精神财富是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不竭源泉。

    二是提供价值判断的根本遵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百年党史的核心与实质所在。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苦难辉煌、艰辛探索、凯歌行进的百年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构成百年党史长河的主流。当然,历史发展总是曲折的,失误、回旋在所难免。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通过党史学习,能让我们深刻把握党的历史主题、主流和本质,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价值判断的根本遵循。

    三是提供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通过学习党史,能让我们唯物地、辩证地看历史,特别是科学地看待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误、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如何学深悟透《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坚定党史学习的长期性和系统性。通过学原著悟原理,深入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历史思维,涵养历史眼光。党员干部只有怀着求知若渴之心长期学、系统学,才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才能够深刻体悟到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从而切实坚定信念、凝聚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践行初心和使命,就要坚持人民立场,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思想中,再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践行实干兴业的务实作风。要在日常工作中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任何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成于实干,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出多大事业,有多大作为才会取得多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既要敢于直面现实问题,积极主动进行谋划,解放思想、凝聚合力、攻坚克难,用务实的作风创造出业绩,练就出过硬的本领,也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工作,做到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让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得到妥善解决,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单位:监利市委编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