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荆州宣讲

坚持“四个结合” 践行“三全育人”

    □石春金揭克翔高长波孙志勇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监利市职教中心借鉴高校“三全育人”经验,把“三全育人”贯彻于县域中职学校,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逐步形成了“四个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政理论与思政实践结合

    按照规定开设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思政课程。2018年10月开学伊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2019年秋季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充分利用早晚自习,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训,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

    促进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在思政理论教学中,强调讲好身边故事;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强调课程思政;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做到互通有无,有的放矢,提升合力。

    服务、管理与教育结合

    学校建立学生服务中心。在学生公寓与教室的中间地带,将学工处、团委、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思政教研室的工作室、水电维修等各类服务都设在学生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教育、服务。在管理中寓教于乐。学校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每年11月举办一次专业技能展演暨迎新文艺汇演。展演主要突出专业技能,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护理专业学生展示护理礼仪、技能、急救小品等,汽车专业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卡丁车“监职一号”。在管理中抢占阵地。学校充分利用早晚自习时间,由班主任组织或监督、相关教师主讲,进行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包括国学经典诵读,英语九百句练习,红色经典电影观赏等。在下午第七、八节课时间,开展一系列户外文体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职场文化等熏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早起早睡、正常作息的良好习惯。

    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结合

    学校思政教育内容繁多,如果仅凭几位思政教师和班主任,势必力量不足。学校重视学生自我教育,以相信为理念,以培训为关键,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注重培训。学校通过培训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确保学生自我教育的质量。对于一些非常重要、不便于直接由学生干部传达或组织的活动,先对班主任进行简短的培训,解决班主任的知识、能力方面的盲点或不足,然后由班主任组织、监督或指导学生干部实施。对于一般的、易于

    掌控的、经常性的活动,对学生干部进行简短的培训,由学生干部及学生群团组织进行组织。问题导向。学校针对节日庆祝、班团活动以及学生中的倾向性问题,由思政教研室牵头,制作专题课件,由班主任或学生干部按照课件讲授,将上级精神领会清楚,将问题利弊分析说透,从而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

    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力量的教育功能,是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弥补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提升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要求班主任通过建立家长群或单独联系的方式,对在校或放假期间学生的生活、健康、安全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学校每年分别在4月和12月召开一次家长会,增强双方了解。其中,12月的家长会定在学生专业技能展演活动时召开,让家长们分享学校教育的成果。

    充分引入社会各种力量。学校充分利用校园优势,对社会各界举办的各项有正能量、适合学生参加的活动、展览,需要借用场地的都予以支持,并且安排相关学生参加,如“远离毒品”展览、爱乐乐团音乐会、无人机展示会等,学生在参加、服务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得到了锻炼。学校还与相关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长期聘请一些热心的同志到学校进行交通安全、网络防诈、防火防溺水等知识讲座,拉近了学生和社会的距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个结合”实质上就是通过校内思政教育资源整合,校外思政教育资源引入,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学校逐步向“三全育人”方向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

    (作者单位:监利市职教中心)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