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荆州要闻

让“民生清单”变“幸福礼单”
——我市用心用情办好民生事业增进百姓福祉

    □记者王子瑶通讯员张乔萌

    清晨,在新建成的口袋公园——安澜园内,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叶照射到一群练太极拳的老人身上。65岁的黄安福身穿白色练功服,正气定神闲地舒展着太极动作。他告诉记者:“城市宜居、老有所养。每年上调的养老金、不断完善的医保政策等,都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更精彩!现在,我和老伴每天都来公园锻炼,身体比你们年轻人都棒!”

    民生为本,擦亮幸福底色。5年来,我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着力解决就业、养老、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持续推动社会保障事业提质增效,百姓幸福生活的底气更足了。

    稳就业 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5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城镇就业规模持续巩固扩大,城镇新增就业35.5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14.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抗疫期间实施积极的援企稳岗政策,拿出“真金白银”1.2亿元助企纾困解难;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长江退捕渔民、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帮助22.894万名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让居民生活更美好。2021年,市人社部门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8446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8.4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45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24.7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58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94.8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4%。

    优服务 让老人生活得安心舒心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在于兜好底线。5年来,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3.7万人,总体覆盖率达95%。

    为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健康发展,让参保群众享受“加码”幸福,截至2021年底,我市为156.39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81.9亿元,其中连续1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让退休老人少跑腿、不跑腿也能办成事。2021年,我市在全省先行先试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一事联办服务,办结时限从最多39个工作日缩短至6个工作日以内。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我市已基本形成。经过5年努力,我市现拥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268个,养老床位总数达4.82万张,居家养老服务城乡覆盖率分别达100%、79.34%,养老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及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实现全覆盖。

    保民生 绘就社会保障温暖“底色”

    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传递社会温暖。2021年,我市民政部门为全市近18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对象发放救助资金8.55亿元,为全市4.8万名困难残疾人和6.5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1亿元。

    让老百姓无病安心、有病宽心。截至2021年,全市参加基本医保达544.61万人,实现了常住人口全员医保;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国家级试点支付方式改革,基本医疗报销比例较2020年增长2.65%;对全市个人账户、慢性病门诊、住院就医结算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普通慢性病患者可在全市普通慢性病定点医药机构刷卡购药、即时结算,惠及参保群众56万人。

    让城市更宜居。自2016年以来,我市中心城区持续做好本市户籍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基本保障,并长期为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贡献的无房人员,包括各类人才、新就业的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住房问题。5年以来,2497人享受公租房实物配租,其中:2017年至2021年,分别是916人、217人、600人、231人、533人;享受住房租赁补贴2651户、448.75万元。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展示着我市五年来的民生“成绩单”,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展望未来,更多“民生清单”将变“幸福礼单”,市民心中满怀憧憬。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