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①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征召李严至永安宫,授任尚书令之职。次年,刘备在病危之时,李严与诸葛亮共受遗诏托孤之重任。 |
|
 |
②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攻打曹魏,兵驻祁山,李严负责监督运输事务。时值夏秋相交之际,阴雨连天,运输受阻,军中粮草接续不济。李严派人劝诸葛亮退兵回朝。 |
|
 |
③诸葛亮接受意见撤军。李严听说诸葛亮退兵之后,却又反咬一口,说:“军中粮草充足,为何匆匆退兵?”想以此来推脱自己没有完成运输军用物资的责任。 |
|
 |
④李严上表后主刘禅说:“大军假装撤退,是想引诱敌贼来攻城。”并追究诸葛亮不进军的罪责。 |
|
 |
⑤诸葛亮大怒:“李严居心深密,腹有鳞甲,大家都说此人不可接近。我以为不冒犯他也就罢了,没料到他竟然像苏秦、张仪那样花言巧语、挑拨离间。” |
|
 |
⑥于是诸葛亮上表弹劾李严,把李严前后所写的亲笔书信奏文原原本本全部拿出来,其悖乱过失昭然若揭。李严理屈词穷,伏罪道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