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传承创新 楚韵荆州

第005版:传承创新 楚韵荆州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①三国时期,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的蜀汉“先主”。

    ②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魏,曹丕即魏文帝。刘备拜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③不久,蜀主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掌握在他手里,由他裁决。

    ④诸葛亮一贯主张联吴伐魏。他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

    ⑤诸葛亮发动了两次北伐,当时蜀国群臣中,不少人反对兴师伐魏。诸葛亮因此上表后主,分析当时局势,表明必须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他写给刘禅的《后出师表》中表达了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⑥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去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之一。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