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吴杰万杨特约记者侯祖军 荆州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守护一江清水永续东流。(孙杨摄) 似火的骄阳倾洒在江面上,泛出耀眼波光;江岸上,临江仙公园绿树掩映,点染出一幅“大美荆江”的江景图。 长江径流荆州里程483公里,占湖北省近一半,荆州8个县市区全部分布在一江两岸,在长江大保护中肩负着特殊责任和使命。 身在主战场,当好主力军。近几年来,荆州各级人大代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在荆州市委坚强领导下,按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部署,聚力长江保护法全面有效实施,依法履职,各展其长,各显其能,守护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6月30日至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湖北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充分肯定我市依法推进长江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指出“长江水变清了,岸变绿了,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了”。 焕发新颜 呵护483公里“水清岸绿” 沿着长江岸线巡查,石首市人大代表、春风港村党总支书记晏小平深知,这一江碧水,来之不易。 曾经,春风港村1380米长江岸线就有2个砂石堆场,江砂随意露天堆放,村民经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随着长江大保护持续深入开展,晏小平在多方力量支持下,取缔沙石堆场,岸线全部复绿。 “麋鹿偶尔歇歇脚,珍稀鸟类安了家。”晏小平细数村庄的变化:常年聘请2名岸线巡查员,每年花费近万元减少长江边环境污染;江滩种上经济林,村集体经济富起来、村民生活美起来…… 人对长江生态的“让步”,催生荆江两岸“好风景”。 2018年7月23日,沙市区政府对柳林洲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房屋征收,涉及玉和坪社区508户居民和17家企业。荆州市人大代表、沙市区朝阳街道玉和坪社区主任崔昌琼担任柳林洲片区棚改指挥部综合组组长。 一次,崔昌琼进社区开展联系选民活动时,征收“钉子户”黄文明主动上门,找她反映房屋征收补偿安置问题。 黄文明一家三代住在荆江堤外200余平方米的私房中,按照征收政策,“一套房换一套房”,三代人得“蜗居”在一个房子里。 倾听民意,反映民声。崔昌琼意识到黄文明反映的问题可能存在普遍性,第一时间找到该片区棚改指挥部指挥长,详细探讨征收方案。没多久,便形成了一份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提请区城改中心研究处理。 不到一个月,包括黄文明在内的12户居民征收问题得到解决。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完成,柳林洲生态修复工程旋即启动。 “事关长江生态修复、事关百姓生活福祉,柳林洲生态修复工程要全过程监督。”沙市区各级人大代表形成共识。 “199张有效票中,195票赞成!”2019年12月,沙市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柳林洲生态修复工程(一期)高票“上马”,票决为沙市区政府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 沙市区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朝阳街道代表监督小组采取调研、视察、督办等方式,深入项目一线明察暗访、现场“挑刺”,跟踪该项目建设落实情况。 安装监控、设立专项基金,多措并举建立标本兼治长效机制。经过3年生态修复,柳林洲长江岸线实现美丽蜕变。夏日的傍晚,江风习习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真正让绿色生态成为长江最亮丽的底色,更要在百姓心中“植绿”。 在荆江两岸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是荆州江陵的全国人大代表李霞坚持多年的事情。 “自小生活在长江边,我深刻感受到长江大保护以来,尤其是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年全国“两会”后,她将宣讲的第一站放到了长江边,与岸线管理员们分享她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感悟。 5年来,李霞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先后将调研收集的6条关于长江大保护、4条关于荆州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转化为荆州开展长江大保护的具体行动。 一年多来,荆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昌林多次深入调研长江大保护工作,实地了解洪湖退垸还湖还湿等情况,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推动长江保护法在荆州取得最佳实施效果。 一个个数据显示,荆江483公里岸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关停拆除长江干线码头340处,腾退岸线55公里。4年来,长江干流荆州段水质由Ⅲ类提升到Ⅱ类;四湖总干渠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年度考核荆州始终位列湖北省第一方阵,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工作综合评估居湖北省市州第一。 一湖碧水 洪湖再现生态美 碧蓝色的天幕下,一艘汽艇快速掠过,直奔洪湖中的“绿色珍珠”而去。 十几分钟后,荆州市人大代表、滨湖街道办事处滨斗湖村村委委员谢爱娥登上茶坛岛,挨户上门为渔民讲解各项政策,劝说他们退垸还湖。今年6月来,滨湖街道办事处完成滨斗湖村茶坛组49户73口鱼池破口通湖,截至7月5日,岛上76户118口鱼池仅剩2户7口。 洪湖是湖北第一大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被誉为“中南之肾”。这里水草丰茂、鱼米飘香,千百年来是荆楚百姓引以为傲的生态宝藏。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