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周军通讯员王玲)8月1日,接公安县相关部门报告,市农技推广中心在公安县南平镇组织召开铲除外来入侵物种——豚草现场会,现场拔除新发现的万余株豚草,并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进行部署,确保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 此次新发现的豚草入侵点位于公安县南平大桥附近的松滋东河北岸,沿岸边呈线性分布,共600余平方米、1万多株。会上,南平镇组织20余名技术人员对豚草进行了人工拔除。这是继7月26日以来,该县发现的第三处豚草生长点,目前均已组织人员进行拔除,共拔除2万多株。 据介绍,豚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于20世纪30年代初传入我国,已扩散至19个省,省内武汉、鄂州、京山等地均有发现。豚草生命力、竞争力及生态可塑性极强,可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收;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花粉过敏,还可引发过敏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症,危害人类健康。豚草防治最佳时期为每年3至5月的苗期,可采取机械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治、替代控制等措施,抓住关键时间及时进行防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