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综合新闻

众志成城 汇聚硬核力量
——沙市区胜利街道永红社区抗疫群像

    □记者周蓉陈丹通讯员朱霞莉

    甘于奉献,勇于担当。聚涓滴之力,护你我无恙。

    在沙市区胜利街道永红社区抗疫一线,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团队,他们平均年龄60岁,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刻主动请缨,没有征召、完全自发,搬物资、做排查、巡社区,成为社区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为邻里乡亲做点事情很骄傲”

    60岁的万庆红是社区里一位普通居民,开展志愿服务已有7年。疫情期间,他多方奔走,为居民运送物资、做好生活服务,直到社区解除封控。

    2020年4月11日晚8时,永红社区突然接到上级部门通知,马上准备全员核酸检测。战“疫”号角吹响,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岗,紧急开会选定核酸检测地点,立刻搭建帐篷……当晚11时,已经休息的万庆红得知消息,毫不犹豫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布置检测点、贴地标线、设置隔离栏、摆放信息登记台和检测台。

    4月12日一早,万庆红戴上红袖章,穿上红马甲,为现场居民和工作人员搬来一箱箱水和防暑用品,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清晨到深夜,万庆红没有休息片刻,居民们问他为什么花甲之年还在一线做志愿者,他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这种时刻,能够为邻里乡亲做点事情,我感到很骄傲。”

    “志愿服务的每一天都特别有意义”

    配合医护人员做核酸检测,忙到深夜11时才吃上一口热饭;社区巡查,敲门登记,足不出社区,每天却行走超2万步;居民有需求,24小时随叫随到……这是疫情期间永红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时,志愿者王俊毅的真实生活写照。

    2020年4月12日凌晨1点,社区接到胜利街道疫情防控专班通知,高风险地区返沙人员要马上送到酒店隔离。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一名隔离对象,但是此人刚到荆州,说不清楚具体住址。对社区非常熟悉的王俊毅带着工作人员在春风通道逐栋排查,摸排住址,最后在一栋私房里找到此人,与隔离酒店对接后,直到凌晨3点才把人送进隔离点。

    “志愿服务虽然辛苦,但每一天都过得特别有意义。”王俊毅说,简单的工作重复做,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只要城市有需要,社区居民有需要,自己就会义不容辞参加到志愿服务中。

    “只要人人有爱,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2020年4月11日、12日,永红社区按要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先扫码,再检测!请大家保持1米间距,不要着急,有序排队!”每隔几秒,永红社区苏宁停车场核酸检测点就会响起吴启秀的提醒声。整整2天,吴启秀都在现场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扫码测温,维护秩序,一遍遍提醒居民有序排队,尽管声音已经嘶哑,她依然坚守岗位。

    第一轮核酸检测完成后,吴启秀来不及休息,协助工作人员完成收尾工作,直至深夜。第2天,她又到路口值守,严把小区人员出入关口。

    “面对病毒,最强的免疫力就是心态。只要人人献出爱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吴启秀说。

    一个个匆忙身影让人敬佩,一次次志愿服务让人暖心,一幕幕奔走瞬间让人动容。在这群普通的社区志愿者身上,彰显出责任、坚守、温暖和力量!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