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专刊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石首市乡镇办区党(工)委书记访谈③④⑤⑥⑦

    让乡村特色有底蕴有内涵有风景

    --访高基庙镇党委书记陈超

    □记者张红芳实习记者刘思远通讯员李倩

    近年来,高基庙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把人居环境整治摆在突出位置,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目标。

    高基庙镇马家垸村经过多年产业培育,葡萄、黄桃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小镇”。葡萄产业出了名,村里又依托产业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在田野里、道路旁和村民的房前屋后,到处都充满了葡萄的元素。现在,马家垸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产业兴旺、村庄靓丽的画面跃然纸上。

    马家垸村等一批重点村在高基庙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三清两治一绿化”专项行动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了进一步提升整治效果,该镇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高基庙镇建立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分级清扫责任制。全镇每2个月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拉练评比,对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村通报表扬、考核加分,以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

    高基庙镇党委书记陈超近日接受采访,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该镇以马家垸葡萄小镇、喻家碑城壕岗古镇、江波渡码头小镇为重点,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新改建桥梁7座,移转泵站3座,拆除危房263间,迁移电杆840根,安装路灯1080盏,规整弱电、天然气入地15公里,绿化道路12公里,游步道1.7公里,关停非法畜禽养殖厂2家,打造特色文化体验馆2个。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整治模式,让乡村特色有底蕴、有内涵、有风景。

    该镇政府将每月28日设立为“村庄清洁日”,持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最美村居等评选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生产生活“仪式感”,进一步深化拓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陈超表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富美乡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高基庙镇将持续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造亮点、补短板,逐步实现以点带面、全域提升,打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镇,为全市乡村振兴贡献高基庙力量。

    “三治”融合 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访绣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吴连杰

    □ 记者高蕾通讯员张艳军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绣林街道办事处坚持“治水、治乱、治风”相互融合,抓重点、破难点、建亮点,全方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细抓实,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走进路家铺社区,放眼看去,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井井有条,文化广场上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整个社区在绿树碧草掩映下显得格外清新怡人。这是该办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建亮点,全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发生的变化。

    为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该办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度,确保32.07公里的主要河段有责任人、管护人,实现全覆盖无遗漏。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项目,拆除沟渠沿线主房附房及构筑物544幢,清除附着物432处。水环境治理项目完成后,辖区内将全部消除黑臭水体,真正实现流域内“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目标。

    汇集民意、民智、引导社区修改完善《居规民约》,以“小公约”释放乡村治理“大效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活动,送知识下乡活动,“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评选活动,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活动,“浓情粽意”包粽子比赛活动,全民禁毒健康生活宣讲活动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居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据绣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吴连杰介绍,为有效治理乱搭乱建,该办对S221沿线有碍观瞻建筑物做到应拆尽拆,拆除遮雨棚81个5509平方米,拆除建筑物29幢。投资11万元,对6座小型泵站进行维修改造;投资35万元,修复破损路面2000米;充分利用闲地、荒地资源,投资607万元,在四个农村社区打造成钧将军纪念广场、路家铺文化广场、军湖小游园、康庄家园等小微公园,补齐人居环境短板,推动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吴连杰表示,下一步,绣林街道办事处将努力寻找新的发力点和突破点,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不断加大全域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清拆“空心房”出门便是“景”

    --访小河口镇党委书记郑海淼

    □记者郝继华特约记者赵辉

    近年来,小河口镇将老旧危房、空心房整治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各项具体的整治行动中,用一轮轮“整治热潮”换来了如今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

    小河口村五组老旧危房原有25栋,经过前期的拆除整治,现在所有老旧危房已全部拆除。没有了这些老旧危房夹在栋栋漂亮的小洋楼中间,五组村民门前的这条道路看起来很是明亮,加上沟渠边配套的绿化设施和红色主题公园,村民们走出家门即见“景”,纷纷感叹人居环境整治给他们创造了美好生活环境。

    截至目前,小河口镇拆除危旧房、空心房共320栋、3.8万余平米,其中D级危房147栋、2.2万余平米。各村一栋栋老旧残破的危旧房、空心房被推倒拆除,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人居环境,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实施。

    南河口村是2022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小河口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机遇,确定“以项目为支撑,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南河口村6组至11组居民点,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达到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

    据小河口镇党委书记郑海淼介绍,今年小河口镇统筹谋划,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以产业为基础,培育人居环境整治新亮点。利用衔接资金助推小河口村优质稻和小龙虾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同时做好产业基地周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乡村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推动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乡村“颜值”。

    郑海淼表示,小河口镇建立考核机制,常态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建立完善“单月一暗访、双月一明查、季度一拉练、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评”的检查考核机制,并严格考核机制考核结账,将平时的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目标。坚持每月28日党员干部齐上阵,组织带领村民群众开展“清洁家园”活动,通过潜移默化地带动宣传,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

    人居环境绘“底色”乡村振兴添“活力”

    --访团山寺镇党委书记文金刚

    □记者孙诗宇黄新艳通讯员秦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团山寺镇以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鸭蛙稻、黄桃、丝瓜络等特色产业。通过强化绿色种养、深化农产品加工和做强休闲旅游,带动各产业蓬勃发展,该镇已成为产业强、旅游旺、生态环境优的经济强镇。

    团山寺镇党委书记文金刚介绍:近年来,该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全面提升,致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宜游大美团山。

    一是精心部署,广泛宣传。成立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工作小组,健全完善机制,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充分发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作好宣传动员。

    二是突出重点,全面整治。突出生活垃圾治理,全面落实垃圾无害化处理,做到生活垃圾不落地,日产日清。突出生活污水治理,稳步提高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运行负荷率、出水达标率。突出街道环境治理。依法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设摊点等行为,清理和规范设置沿街商户遮阳棚等建筑物,消除“空中蜘蛛网”,清理不规范广告牌匾、指示标牌等,清除“牛皮癣”500处。突出河湖沟渠治理。坚决打击非法侵占行为。清理全镇重点河湖渠垃圾、地笼、迷魂阵,有效削减河湖渠污染物负荷。

    三是示范引领,擦亮颜值。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四项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路径,变废为宝,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治理模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重点打造曹家场村、长山村森林乡村示范点,栽种桂花、紫薇、樱花、栾树等景观苗木3389株,栽种草皮10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文金刚表示,人居环境整治既要治当下,又要管长远。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推动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团山寺镇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持续加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把工作从“面子”做到“里子”,确保整洁村貌始终“在线”。

    努力营造“洁净绿亮美”人居环境

    --访东升镇党委书记成先军

    □记者高蕾通讯员王盛武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部署要求,东升镇以务实重干、锐意进取的担当作为,治理“六乱”擦亮底色,巩固“六清”提升颜值,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辖区内群众满意度的主要抓手,东升镇以人居环境“洁、净、绿、亮、美”为目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为保证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东升镇按照“先主干道,后村组,再到农户”的思路,首先让S221省道、天八线、团洋线、焦关焦蒋线、东焦线、月马线及红旗1-5渠等主要通道,通村通组公路沿线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千难万难,群众参与就不难。东升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通过村广播会、显示屏、标语、横幅、宣传栏、微信群、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逐村拉练,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卫生模范家庭等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做好人居环境整治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东升镇党委书记成先军介绍:该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以20个村(社区)为区块,实行联村机关干部每天一督办,每周一统计,每月一通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排名末位、影响全镇大局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作表态发言;现已形成主要领导带头干、机关干部包村干、党员群众全员干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工作局面。

    今年以来,该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6次;整治占道经营26次;拆除雨阳棚257个;清理脏乱河沟水塘103处,疏洗沟渠7.2千米;投资20万元,对6座小型泵站进行维修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户;落实绿化造林2800亩;拆除S221沿线违章建筑63户,预计8月份可拆除120户,通过一系列整治,该镇已绘就道路洁、沟塘清、环境优的美丽画卷。

    成先军表示,东升镇将以全面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契机,加大资金、人员等方面投入,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出成效、有亮点,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