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荆州要闻

楚风楚艺·到祝融身边寻找楚文化的源头

    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它同东邻的吴越文化和西邻的巴蜀文化一起,曾是盛开在长江流域的三朵上古区域文化之花。

    当楚文化迹象初露之时,它只是糅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还不高,几乎无足称道。春秋中期是楚文化风云际会之时,从此,它便领异标新,而与中原文化竞趋争先,竟有后来居上之势。这个交融、衍生、勃兴、转化的过程所体现的文化演进规律,是引人入胜的。从楚文化形成之时起,华夏文化就分成了北南两支: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触砥柱而下的黄河;南支即楚文化,清奇如穿三峡而出的长江。这北南两支华夏文化是上古中国灿烂文化的表率,而与时代大致相当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遥相辉映。

    说起楚文化都知道源远流长,但其源头到底可上溯至何处,还是一头雾水,随着资料的增多,田野考古不断深入,人们结合有限的传世文献和无限的出土文物,楚文化源头的面目逐渐清晰。楚文化勃兴在江汉平原,但其根脉应在中原。根据古籍记载,楚人是祝融的后裔,楚人也奉祝融为始祖,部落以种地为生而非游牧,并以凤为图腾,而凤鸟又是祝融的化身,后来又把中原上古英雄羲和也认作楚之先祖。再后来,殷商灭夏,祝融集团由于受到夏文化的熏陶并受到殷商打击,无奈西进,流落河南丹水一带,繁衍生息。

    从上述线索来看,楚文化主源非三苗文化,而是祝融部落集团崇火尊凤的原始农业文化。

    (曹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