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江津笔会

人在旅途
千古名胜古隆中

    □汪小科

    古隆中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西山环拱之中。它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被誉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踏上隆中之旅,一路上可见远山如黛翠欲滴。抵达隆中风景区后,会发现这里三面环山,隆山耸翠,林泉幽邃,蔚然深秀。实有罗贯中笔下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之清幽雅韵。

    走进隆中风景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四柱三门仿木石牌坊,上面镌刻的“古隆中”三个大字遒劲有力、古朴庄重。穿过纵横交错的山间小径,可见田园郁郁葱葱,荷塘秀美如画。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俨然一幅有声有色的风景画卷。试想当年,诸葛亮在躬耕自食,赏花观景之时,亦勤学苦读,广交名士,于清风明月之下同友人畅谈天下事,何其快哉!

    继续沿林荫道前行,踏过小虹桥,便是武侯祠。武侯祠飞檐翘角,轻盈灵动。斑驳的墙体,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走进院内,可嗅到满庭的古桂飘香。相传这里的桂花树种植于明代,有着400多年历史。桂树近旁按真人比例打造的诸葛亮铜像,羽扇纶巾,气宇轩昂,在桂花的芬芳中更显英姿飒爽。唐代诗人岑参曾于此处诗兴萌发,吟叹道:“遗庙空萧然,英灵惯千岁。”

    出武侯祠前右下首,即是刘备三请诸葛亮的三顾堂,大门上方匾额上的“三顾堂”清晰可见。上联“两表酬三顾”,下联“一对足春秋”相得益彰。诸葛亮前半生隐居隆中,图谋筹划,所谓“隆中一对足春秋”。后半生以辅佐刘氏,复兴汉室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两表酬三顾”。千百年来,他足智多谋、克己奉公的形象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行至六角井,更能感受到历史的悠远。井身为砖砌六边形,上有雕花的石栏板,井深约5米,直径1米有余。井水已然干涸,井壁砖缝里也已长出杂草。据闻这口井是整个景区保存下来的,唯一与诸葛亮同时代的遗迹。明人吴授曾在《隆中十景诗》为此井赋诗,赞叹它的古韵流香:“庵前存古秋,云是汉时穿。用洁厨中物,灵通地底泉。流香来一脉,遗泽永千年。良夜涵明月,光澄六角天。”

    抵达隆中山的制高点腾龙阁后,登高而望,可看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极目远眺,能见江中帆影点点,道路四通八达,将整个襄阳古城的美景尽收眼底。山脉绵延起伏,汉水穿城而过。古城傲然屹立,寺院钟声悠扬……

    隆中还有如躬耕田、老龙洞、半月溪等多处反映诸葛亮生活和志趣的古迹,是一处可耕、可读、可居、可游的历史文化景区。

    古隆中见证了刘关张的三顾茅庐,先贤们的计定天下,也见证了诸葛亮的雄韬伟略,淡泊明志。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这里成为了闻名天下的千古名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