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学历史

映日荷花别样红

    □谢隆新

    电影《洪湖赤卫队》里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画面:韩英和秋菊摇动着小桨在湖面上一边采莲,一边唱着《洪湖水浪打浪》。在万道霞光的映照下,百里洪湖荷香阵阵,一朵朵荷花千姿百态,风姿绰约。韩英那甜美的歌声在洪湖上空回荡,激发起洪湖人民热爱家乡、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洪湖的荷莲与洪湖的革命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那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洪湖的莲荷也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每一片碧荷上都留下了殷红的鲜血,被洪湖人民称为红荷。

    洪湖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1927年9月10日夜,刘绍南与中共鄂中特委南部负责人肖仁鹄、邓赤中等50多人在陈家祠堂召开党员大会,宣布暴动。刘绍南随即带领党员、群众300多人,包围了涂家大院,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戴家场秋收武装暴动,打响了鄂中地区秋收起义的第一枪,重建了戴家场农民协会,从此拉开了红旗漫卷湘鄂西的序幕。

    从此,在洪湖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暴发了沔城暴动、剅口暴动、柳蚌湖暴动和瞿家湾暴动。各地纷纷成立了农民协会,洪湖赤卫队也不断发展壮大。贺龙在南昌起义后,于1928年1月和周逸群等人来到洪湖,领导湘鄂西人民开辟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了红二军团。

    看到洪湖地区的革命烽火遍地燃烧,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了四次反革命围剿。地主湖霸也组成还乡团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百里洪湖为战场,隐藏在茂密的芦苇和田田的荷丛之中,与敌人展开游击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当春暖花开,平静的湖面上露出了小荷,泥里的藕带又粗又长,一根接着一根。夏秋季节,荷丛中长出了风姿绰约的荷花和清甜可口的香莲。即使到了寒冬腊月,荷枯水浅的季节,湖底下到处都是清甜的莲藕,这些都是赤卫队员的四季食粮。

    赤卫队员英勇顽强,在湖心小岛上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一位老赤卫队员讲述了这段革命历史。他说,洪湖之所以能成为革命的摇篮,一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二靠洪湖有着丰富的水生资源。一望无际的湖面,纵横交错的港汊,湖面荷叶田田、蒿草丛生、芦苇茂密,形成了天然的战斗屏障。在一次伏击战中,赤卫队员手拿渔叉和梭标潜伏在荷丛中,每人头上顶着一片荷叶,等敌人汽艇开进埋伏圈,赤卫队员掀开头顶的荷叶,迅速跳上敌船,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许多赤卫队员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这一仗,虽然消灭了敌人保安团的一个中队,缴获了几十支长枪和一挺机关枪,但赤卫队员也牺牲了20多人,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骄艳的荷花和洪湖水。

    晚上,一轮新月冉冉升起。湖面上萤火闪烁,蛙声阵阵。打仗归来的赤卫队员露宿在湖心小岛上。他们喝着鲜美的莲藕汤,抱着从敌人手里缴获的长枪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在梦里,满眼都是美丽的荷花和夜色下流动的美景,他们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洪湖莲花,不仅以它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赢得了人们的赞美,更与它和洪湖人民一道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斗争精神赢得了洪湖人民的珍爱。

    红荷也有过灭顶之灾的历史。1931年夏,长江中下游暴发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洪水,苏区人民深受水灾之苦,几百万人饥寒交迫,无家可归。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人民死活,一方面调集10万大军,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反革命围剿。另一方面“以水代兵”,在监利上车湾掘堤放水,妄想以洪水消灭苏区红军。在贺龙带领下,苏区军民不仅挫败了国民党的10万大军,而且紧紧依靠洪湖人民开展抗洪斗争。当时,洪湖水位涨到10米多深,一望无际的湖面上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浑浊的湖水翻滚着巨浪。往年还能依靠洪湖莲藕度过灾荒的洪湖人民纷纷拿起三棒鼓流浪到四方。神奇的是,当水位退后,湖面上又长出了新的嫩荷。随着嫩荷伸展开一片片卷叶,一朵朵莲花也微笑着露出了湖面。洪湖的荷花和洪湖人民一道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这一年第一次踏上洪湖的土地。当看到洪湖人民抗洪救灾的场面后,深受感动。多年后他写下了著名诗篇《洪湖精神》。这一年,路易·艾黎以国际救灾机构成员身份给洪湖人民送来救灾物资,帮助洪湖人民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一曲洪湖水,天下美名扬。近年来,洪湖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打造红色旅游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先后建成了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和湘鄂西苏区烈士陵园景区。投资34.8亿元的洪湖环湖绿道工程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同时,洪湖市委市政府也把开发荷莲产业作为促进洪湖经济的重要抓手。洪湖涌现出了一批研究生产荷莲产品的龙头企业。产自于洪湖的野藕汁、野莲汁、山楂荷叶茶等,已经享誉海内外,成为洪湖荷莲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红荷,作为一种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洪湖人民心中。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