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特别报道

黄家口镇南套村
“乡愁群”里共话美丽乡村

    □融媒体记者樊柳依

    如今,在农村,大多数人都选择外出经商或者务工,远离家乡。如何让他们参与基层治理、共建美丽乡村?一起来看的“乡愁群”。

    一大早,在南套村党群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正在有序为村民体检。黄家口镇统筹安排镇卫生院,每半年到所有村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同时派驻医生到村医务室日常坐诊,送医上门。村民就医,不用再到十多公里外的镇卫生院了。

    黄家口镇卫生院院长方书才说:“第一就是个人体检的八大项;第二个就是组织专门的临床

    医生,针对‘323’攻坚行动的一些相关项目进行宣传普及;同时针对季节性的传染病对老百姓加强普及。”

    黄家口镇南套村村民李芝华告诉记者,无论是腰疼腿疼,还是感冒这些小病,不用到医院里去,只需要直接到村里面的医务室就可以解决了。

    “小病不出村”源自“南套乡愁群”里一位在外村民的建议。2015年,南套村党支部牵头组建了“南套乡愁群”,邀请在家在外的村民代表进群,初衷是在群里发布有关政策,便于村民知晓。令人没想到的是,无论是家长里短、生活小事还是招工、医保等惠民政策解答,群里面都讨论热烈。慢慢的,村级事务、惠民政策、招工信息等内容经常性在群里面发布,村民们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黄家口镇南套村在外村民陈敏说:“比如说家里有老人需要买药或者需要带药,说我们给老人买的快递,它只能送到镇上。然后我们就会在群里面发一下,父老乡亲只要是路过,他们都会帮我们把药带回家。”

    黄家口镇南套村党支部书记王仲平介绍,微信群刚开始建的时候,人不是很多。后来在外的游子都想了解家乡的变化,纷纷加入了微信群,现在群内已经有500人了。

    “南套乡愁群”已俨然成为南套村“网上党支部”。不仅让在村里的人和在外的村民关系更为紧密,也改变了过去“开会议事靠喊”的办事方式,打通了村级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除了“乡愁群”,村里的无职老党员们也主动带头参与村级管理。80岁的刘忠林自发带头成立了“党员环保志愿小组”,主动打扫村庄卫生环境。9年来,志愿小组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13人,平均年龄79岁。在他们的引领下,南套村每周开展一次全村大扫除,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村民共建共享。

    借助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落户南套,南套村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共清理村内垃圾杂物3200多处,疏挖清洗沟渠河道5公里,拆除危旧房屋、旱厕110多间;累计投入资金400万元,发动群众出义务工1650个,填平臭水沟、扩宽村级主干道道路,并相继完成了村内水、电、路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现在村级面貌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党员群众共治共管的绿色发展之路。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