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荆州要闻

“廉”花朵朵开 清风扑面来

    (上接第1版)

    廉景:植廉于景清正入心

    远山如黛,翠竹葱茏;碧荷摇曳,香远益清。夏末秋初的松滋市洈水镇樟木溪村,满目生机勃勃的景象。

    樟木溪村以“游清秀山川,品清香土茶,住清雅民宿,尝清朴美食,讲清廉故事,学清风村史”为工作主线大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投资80余万元建成家门口的“爱廉”口袋公园,把“廉景”送到群众身边。

    清风悠悠吹,廉传数百年。在距离樟木溪村数十公里的石首市,明代廉相杨溥“生不侵占半枚铜,死不带走一寸铁”的清廉故事广为传颂。位于该市南岳山大道的“杨溥廉政文化街”,集中展示了以杨溥事迹为素材创作的精美手绘连环画77幅、杨溥生平事迹及诗文34篇……引得不少往来市民驻足观看,在潜移默化中,让清正廉洁的理念化为清正做人、清白传家的生动实践。

    廉景廉韵,清风清心。在全市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文景观正与廉洁文化深度融合,让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于润物无声中沁入人心。

    廉制:以廉为本长治长效

    “听廉音,看廉画,观廉景……廉政文化进村入户要可感可触可亲近,只有这样清廉村居才能永葆生命力。”市纪委常委廖英表示,全面建设清廉村居,在文化浸润之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确保长治长效。

    全市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村务公开、“三资”监督管理、村级财务管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真正把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清廉村居”建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全市各地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顺不顺心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妥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沙市区锣场镇长湖村定期组织召开“屋场会”,面对面听民声、汇民意、集民智、解民忧,以民主自治、良性互动的生动实践共筑清廉党风政风;

    洪湖市峰口镇土京村由各村民小组推选出2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或老干部组成村公益事业理事会,对村务公开、村级项目建设等内容进行全程跟进监督;

    公安县麻豪口镇,乡镇包村干部每周四会在“固定说事点”收集社情民意,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及时消除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架起干群“连心桥”。

    ……

    清廉村居,共同缔造。下一步,我市将把清廉村居建设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有机结合,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纵深推动“共同缔造”,为清廉村居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