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综合新闻

全力以赴抗旱减灾

    市水利和湖泊局

    本报讯(通讯员兰邓秦康丽)石首市水利和湖泊局针对当前高温无雨的干旱态势,以人民群众最急切的需求着眼,强化统筹调度,多措并举积极做好抗旱减灾工作,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该局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墒情、农情、灾情信息,做好干旱情况分析,提高测旱、报旱、监旱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时效性,为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强化提灌设备的维护,架设临时设备24台从大江大河找水源,搬大水。广辟抗旱水源,开展河道阻水坝排查疏通工作,积极采取引水、抽水、截流等方式,保持和增加沟渠塘库蓄水。组织机械对藕池河入口进行扩口增流作业,疏通蛟子泵站水系,切实增强水利工程抗旱和引水、蓄水、保水能力。截至目前,全市沿江抗旱泵站共开机68处、97台、累计运行24021台时、提灌引水10279万立方米。加大抗旱物资保障力度,多方筹资42万元,紧急购置37千瓦潜水泵18台/套增容增库。按照抗大旱、抗长旱的要求,统筹兼顾各方面的用水需求,实行骨干水源工程同灌区水源联合调度,科学灌溉,提高用水效率;及时为各乡镇办调运50台/套各类抗旱潜水泵,共计1962千瓦,彩条布3200平方米。

    市应急管理局

    本报讯(通讯员刘伟)8月14日,为解决藕池河口下游沿途乡镇的农田灌溉用水,石首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水利部门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抗旱减灾装备的运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针对实地勘察情况,该局第一时间启动应对措施,迅速调拨挖掘机5台、推土机3台,并协调三义寺汽渡将装备尽快运到藕池河长江入口处开展拓宽工作,拓宽后长江进水增加,群众急盼、急需的“源头活水”及时来到了“田间心头”,着力减轻了下游旱情,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粮食生产。

    小河口镇

    本报讯(记者郝继华特约记者赵辉通讯员付钊)8月17日,小河口镇半头岭泵站机声隆隆,所有机组全部启动运行,已连续工作多日。泵站一旁,源源不断的江水正从长江故道抽进蓄水池,再经骨干渠流向各重要支渠。装机容量为2台132KW的深水潜水泵,流量每秒7000方,工作人员采取人歇机不歇的办法,24小时轮班值守,有效解决了张智垸三万多亩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小河口镇受灾作物主要是大豆,集中在天心洲、小河口等村的沙质土壤田块,因为土质保墒条件不具备,导致受旱比较严重。该镇科学应对,启动半头岭、新江、长江闸等4处沿江沿湖泵站,昼夜抽水灌溉,保证重要支渠和主干渠道始终处于丰水状态,泵站火力全开,日夜不停抽水抗旱,满

    足了群众从骨干渠道和重要支渠提水抗旱的需要。同时,该镇还发挥村组泵站作用,临时架设抗旱机组设备,利用移动式喷灌设备和水泡车为农作物解渴;组织打井队打井抗旱和指导群众做好田间作物培管,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

    东升镇

    本报讯(通讯员程德贵)面对持续高温干旱的灾害天气,针对长江水位过低的严峻形势,东升镇采取紧急措施,想方设法从长江取水抗旱:调剂设备2台套从范兴垸取水,解决了月亮湖水系30000多亩农作物用水;购置3台潜水泵,重新架设电杆电线,到春风渠首堵坝取水,解决民建河水系60000多亩水稻田旱灾;与仙鹤项目基建部协商,改抽沙为取水,缓解红旗一至五渠王海垸水系20000多亩农作物旱情。

    据介绍,该镇新购置抗旱潜水泵200多台,架设电线电杆30多处,其中“三级”提水20多处,投入抗旱资金500多万元。

    南口镇

    本报讯(记者陈卓通讯员李响)7月22日以来,石首出现连续晴热天气,水旱田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南口镇第一时间采取清沟除杂、挖沟开路、抽水提水等多种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生产灌溉需求。

    据了解,出现旱情以来,该镇组织沟渠清障除杂100多吨,挖沟开路3000多米,投入大型抗旱设备9台套,小型村组泵站1000多台套。截至目前,共开机提水2964台时,提水量453.78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旱情,该镇农作物未出现大规模绝收状况,约6000亩旱地农作物不同程度减产。

    高陵镇

    本报讯(记者黄新艳通讯员邓磊陈克玉)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高陵镇组织人员对所有涵闸泵站进行现场勘察,全镇累计投入80万元用于设备检修,现已对11座沿江涵闸、18座垸内节制闸、4处5座沿江泵站完成全面维修养护,提前对两处灌溉泵站和村组泵站进行维护试车,进一步增强了抗旱能力。

    为确保水源供应,该镇水利工作专班和水管站组织人员全面清理辖区所有沟渠内的阻水障碍物,确保沟渠畅通。同时,镇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各村采取抽、引、截、提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水源,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保障了抗旱用水所需。截至目前,已通过6处电灌站从藕池河、安乡河与团山河引水保障全镇共计4.68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高基庙镇

    本报讯(记者张红芳通讯员陈子蕾吴安莲)高基庙镇多措并举,全力抗旱。因紧邻藕池河,该镇尽力从藕池河提水抗

    旱。记者近日在该镇江波渡闸临时取水点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安装抽水管道。

    据了解,该临时取水点一共要安装8台大功率潜水泵,目前已经安装完成4台。高基庙镇百子庵村抗旱水源主要来源于黄莲湖,临湖有4座泵站,目前3座泵站正常运行,另1座泵站的来水流量不够,该村正通过采取挖流水沟的措施,增加来水量,让其正常运行。百子庵村有4000亩鸭蛙香稻,目前正处于再生萌发抽穗期,田间需要大量保水。全镇垸内185台套电机、泵站全部开启,又在藕池河沿岸架设三处临时取水点,安装15台套潜水泵,用于抢引藕池河水,补充垸内抗旱水源。

    调关镇

    本报讯(记者车荣华通讯员徐妍慧)调关镇及时动员,因地制宜,压渠水、调库水、抽河水、提江水,想尽千方百计调配水源,确保农业灌溉需求。

    8月15日一大早,调关镇孟尝湖闸,一辆载有2台大型水泵的货车缓缓驶来。调关镇水管站站长王飞和工人一起卸货、搬运、安装,争分夺秒完成调试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地村民携带工具,主动前来帮忙,有的拉电线,有的搬设备,有的筑水坝,到处都是干群合力抗旱的劳动场面。据了解,该镇已开启了桃花闸、孟尝湖闸、八十丈闸、连新垸闸和260台村组泵站,全力从长江、调弦河抢水到垸内大沟大渠,确保水源充足,到户到田。目前,该镇在田农作物未发生大面积绝收现象,水稻减产控制在10%以内,大豆等旱田作物减产预计在30%左右。

    桃花山镇

    本报讯(通讯员刘亮胡豪)受连续高温和降雨少等影响,桃花山镇9个行政村(居)均出现了出现不同程度干旱,粮食生产受到影响。为最大限度减轻旱情损失,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该镇纪委近日对镇水利、农业等部门及各村(居)落实抗旱责任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在白洋林村、小石桥村、鹿角头村等受灾情况严重的田间地头,在章华港长江取水排灌站、各大水库等提水灌溉现场,该镇纪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灌溉设备损坏的问题,均已当场指出并要求相关单位立即维修、更换到位,确保灌溉不受影响。截至目前,该镇17座水库中死库容2座,现库容114.14万方,占总库容437.18万方的27.7%。灌溉面积0.75万亩。域内白洋湖、杨叶湖水位29.49米(低正常水位0.51米);三菱湖、宋湖、中湖29.44米(低正常水位0.16米。长江水位28.65米,低于内水0.84米)。在章华港泵站已安装临时设备6台;装机295千瓦,流量5000立方米/小时,日提水量12万方,累计运行台时1227小时,累计提水73.64万方。各村组织各类小型灌溉实行多级提水,村级固定泵站175台,临时设备1450台,装机9220千瓦,灌溉面积1.4万亩。

    新沙村

    本报讯(通讯员顾傲玉)7月中旬以来,持续高温少雨,抗旱形势严峻,横沟市镇新沙村部分农作物灌溉用水困难,村两委积极组织和发动广大群众开展抗旱自救,形成“联村党委牵头、各村民小组为主、镇村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多措并举解民忧,全村抗旱保产工作已全面展开,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该村立足“开源”“节流”,统筹做好水利工程使用,科学调度水源。为疏通蛟子河四库尾端沟渠引水,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跳进泥泽地,不顾酷暑高温,满身污泥,开沟挖渠1500余米,清洗中心沟泵站400米,从原朱家渡潭子口引流水源30万方,可以灌溉约8400亩农田,解决部分群众燃眉之急。村两委及工作人员自筹垫付资金,采购3台10寸功率为15KW的潜水泵,2台12寸功率为37KW的大功率水泵,并且连夜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以缓解灾情,减轻损失。同时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抗旱行动,截至目前,共投入抗旱劳动力300余人,保障水稻等农作物平稳度旱,确保旱情不成灾情。

    南港子村

    本报讯(通讯员沈天一)今年入夏以来,由于天气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面对干旱,笔架山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及早谋划,引导各村、社区开展抗旱行动,从长江、民建渠和境内堰塘渠道多级取水缓解旱情。

    该办南港子村积极展开自救,购买抗旱设备7台,架设电力线路500米,通过二级提水存储水源。在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当前全村旱情得到了很大程度地缓解,现存储水源可满足近一周的农田灌溉。

    市原种场

    本报讯(通讯员张凡立)连日来,石首市原种场动员全场干部群众积极抗旱自救,大家头顶烈日,采取抢修机电设备,拦坝引水、蓄水、泵站提水、疏渠畅水等措施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全场现有4处灌区正在灌溉,各农业分场也全力做好灾情统计和救灾减灾工作。

    目前,该场农作物暂无重大旱灾,保持日引调提水3.99万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3.703万亩,为保收丰收打下了基础。

    市杨树研究所

    本报讯(通讯员王昌庆)炎炎夏日,受持续晴热高温无雨天气影响,石首市公益林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

    旱情发生后,石首杨树研究所主动作为,迅速落实市抗旱指挥部相关要求,立即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积极组织10余支专业施工队伍昼夜开展抗旱,共投入劳力1000多人次,抗旱抽水机190台次,抗旱水车200多台次,减少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