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第1版) 大道如砥,长桥如虹;荷塘之上,路景交融。洪监高速公路上车流如织。 洪监高速曾是困扰洪湖老区人民多年的一块“心病”。过去,从武汉驱车前往洪湖最近的路线是走武监高速,但行至洪湖市新滩镇,这条高速路便“到了头”。仅仅140公里的路程,单程需要耗费2个半小时。2020年,洪监高速建成通车,洪湖百姓的“心结”终于打开。 从洪监高速通车到高速里程跃居荆州第一,洪湖只用了2年时间。目前,该市正打造高速公路“两纵两横”、过江通道“两桥两港”和“一轨道一铁路一机场”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加速构建汉洪一体化一小时通勤圈,加快融入大武汉。 洪湖交通之变,是荆州交通巨变的缩影。 目前,全市铁路营运里程219公里,高速公路里程807.8公里,建成长江大桥6座,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95%,重要港区实现一级公路相连,荆州沙市机场空中航路通达18个城市。交通跨越式发展,使革命老区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有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加持,荆州人民发展的步履铿锵。 去年以来,荆州全力打响“四大会战”,在发展中改善老区面貌。今年元至6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9%,居全省第一;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69个,签约总金额超过3000亿元;加快推进美的“空冰洗”、监利玖龙纸业等10个百亿工业项目建设,入选上半年投资热度百强城市。 这片红色沃土,绿色正成为发展的主引擎。 荆州统筹推进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投资400多亿元实施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双十工程”,关停拆除长江干线码头340处,腾退岸线55公里,退垸还湖还湿20万亩,确保一江清水东流。 老区,风华正茂!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路。 “活”起来“靓”起来 红色旅游活力迸发、流金淌银 近日,湘鄂渝黔红色旅游推介会举行,来自湘鄂渝黔4省市的17个市州政府共同签订红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为集中展示推介红色旅游资源,助力区域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荆州市文旅局发布“重走初心路·重温湘鄂西革命岁月之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之旅”“弘扬抗洪精神·绘就美丽荆江新画卷之旅”“追寻先贤足迹·奋进新时代研学文化之旅”“体验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之旅”5大主题、15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眼下,暑期已近尾声,红色旅游热度却持续攀升。荆州各地革命遗址群内,随处可见家长带着孩子的身影,他们漫步革命老区、溯源红色足迹、重温红色历史…… 我市现有574个革命遗址中,设为保护单位的300个,开发利用的243个,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有4处。 为更好运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荆州市湘鄂西苏区革命遗存保护条例》规定,在保证革命遗存安全和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各级政府要加大革命遗存的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革命遗存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开发、推广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产品和服务,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创新,荆州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旅游“靓”起来。 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2家景区上榜《人民日报》发布的“100个红色旅游景区推荐名单”,红色湘鄂西景区入选湖北省“十佳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洪湖水浪打浪”入选湖北省经典红色旅游线路…… 青山绿水,黛瓦白墙,一条条红色旅游路,串起了百姓的幸福路。 “刚结婚那阵,这条街上都是昏暗、失修的老房子,镇上年轻人都想出去打工赚钱。现在,想回来租个房子开个店,别人都不肯转让给你呢!”洪湖瞿家湾镇一家纪念品店店主孙姨妈说。 孙姨妈一直在外打工。听亲戚说红军街翻修并重新对外开放后,当即决定回来,把原来的老房子改成商铺,卖起斗笠、土布鞋和各种红色纪念品。 “瞿家湾的红色旅游做成了产业,老家越变越好,我们的生意很红火,日子大有奔头。”孙姨妈十分满意如今的生活。 据市文旅局统计,2021年,荆州红色旅游接待近1000万人次,有力带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 老区不老,风华正茂。听,荆州这块革命老区的热土上,振兴发展的冲锋号正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