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孙萌 作为中国小龙虾十强县的公安县,虾稻产业在农村经济板块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经过18年的探索推进、厚植基础,公安县小龙虾产业进一步汇集资源要素,推动集聚发展,形成集苗种、养殖、加工、流通、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水产品(小龙虾)全产业链,加快构建“双向突破、两翼齐飞、水韵公安”新发展格局,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注意品质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据市农业农村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公安县小龙虾养殖面积发展到58.51万亩,养殖模式基本为虾稻连作,绝大部分为自繁自养,少部分为育养分区模式。 全县有小龙虾养殖户19702户,其中养殖大户1155户(100亩以上),养殖面积约18.32万亩,占全县小龙虾养殖总面积的31.31%,其养殖总产约2.90万吨,占全县总产量的27.6%。截至7月底,全县小龙虾养殖产量已达约10.5万吨,预计全年小龙虾总产量可达12.6万吨左右,创产值约23亿元,虾稻养殖模式亩均纯收入在4000-5000元。 据抽样调查,根据养殖户面积、管理精细程度不同,公安县小龙虾亩产在100-300公斤左右,除去饲料、肥料、动保产品、土地流转承包费、苗种、水电、人工和生产设施设备等费用,每亩养殖成本在1600元-1900元。在今年虾价上涨、而养殖成本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虾农收入增加较为明显。但养殖户心态都较为稳定,没有因为虾价上涨而盲目扩张,且近九成的养殖户都购买了小龙虾养殖保险,建立起稳定的风险保障机制。此外,经过市场的洗礼,养殖户都非常注重小龙虾品质,所使用的药物都是生物农药,无毒性、效果好、持续时间长。 畅通渠道 企业发展平稳带动力强 目前,公安县共有大小小龙虾收购点128个(包括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麻豪口、闸口、斗湖堤、毛家港、黄山头、狮子口等乡镇。有大型收购点33个(收购量在500吨以上,少数在1万吨以上),已收购小龙虾10万吨左右,主要收购季节为3月初到9月初,产品销往上海、江苏、广州、贵阳等地,有的还直接对接潜江莱克、柳伍等大厂。 据调查,小龙虾经纪人主要有两种收购模式,一种是统一收购,另一种则是分规格收购,按小青、中青、大青(6钱以上)等进行收购。 以两家大型收购点为例。公安县民瑞劳务专业合作社、公安县定军水产服务专业合作社今年均已收购小龙虾约1万吨,平均每天收购20-30万斤左右,收购均价在每斤11-12元。民瑞合作社收购的小龙虾优先供给浙江义乌、江苏、广州等地的大型超市,直接与消费端对接,其余发往上海、贵阳、北京等销量较大的一线城市。定军合作社半数以上的小龙虾销售给潜江莱克,其余再发往上海、广州、江苏、贵阳以及浙江金华、义乌等销量较大的一线城市。大型收购点在收购高峰期平均要雇佣工人80人左右,主要工作包括分拣、装卸、打包、锤冰等,女工月入4000元以上、男工月入6000-8000元,带动了附近乡镇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开发创新 餐饮加工业喜忧参半 据调查,今年,公安县共有餐饮店405家,其中专营或主打小龙虾菜品的35家,包括“鱼杂”“虾皇”“彭胡子”“刘武虾蟹馆”等水产品(小龙虾)饭店酒楼、以小龙虾为招牌菜的平价餐馆和宵夜大排档,打造了斗湖堤梅园大排档夜宵、闸口龙虾一条街等小龙虾餐饮美食集散地。 在小龙虾高峰期的4-7月,全县几乎所有餐饮店均有小龙虾菜品提供,油焖大虾、蒜蓉虾、蒸虾、卤虾、麻辣虾球等争奇斗艳,其中油焖大虾、蒜蓉虾最受欢迎。调查的15家小龙虾主打店,有7家开通外卖(包括电话或线上订餐),5家外卖和堂食价格一样,2家外卖比堂食贵10-20元,其中销量比较好的餐饮店每天能够售出40-60份(包括堂食、外卖),比较差的店铺销量在16-30份,外卖销量占总销量的30-40%;未开通外卖的餐饮店每天销量在10-20份左右。调研的10家餐饮店中有五分之二的利润较去年有所降低,其余则有所上升。 此外,全县有小龙虾加工企业14家,主要分布在麻豪口镇、闸口镇、斗湖堤镇、杨家厂镇、章庄铺镇、狮子口镇、南平镇等乡镇,大多数企业主要加工季节为4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加工成品主要为虾尾、虾仁,少量大企业生产调味虾、清水虾等。目前,只有海瑞、七否两家公司拥有自营出口权,今年出口量约为虾仁260吨左右、口味虾100吨左右,出口创汇3550万美元。 下一步,公安县将针对市场变化和养殖户需求,进一步提升种苗质量,创新种养模式,转型升级加工业,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健康水产业,着力打造水产品(小龙虾)全产业链,助推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