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睿 想读史铁生,是因为儿子的小学课文《那个星期天》,文章描写的儿童心理非常细腻,以景寓情的表现手法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我甚至会自然而然想起我的小时候,那些所独有的懵懂想法,未圆的梦。我没有想到散文也可以做到如此强烈的代入感,达到如此高度。 从好友处借《史铁生散文》时,对方兴奋地表示:读这本书会上瘾!于是,我很期待也能收获那种读书所带来的酣畅淋漓感。回到家后,儿子看到这本书,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沉吟着说道:“可能由于残疾,才将他的所有文学潜能给激发出来了吧。” 或许是。因为,很难想象,一个喜欢运动的青年突然由于病痛而被禁锢于轮椅几十年的那种痛苦、无奈与挣扎;很难体会,一个事业心很强的母亲面对失意的孩子所能进行的爱的付出;很难回应,一个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如此遭遇下的人所经过的心路历程;很难面对,健康时不苟言笑,遭遇挫折时却将灿烂的微笑留在世间的人生。难怪有人说,坎坷的时候不妨读一读史铁生。 由于我的才疏学浅,在我印象里,好像戏剧与小说这样的文学体裁才能够反映出一些宏大的命题,比如:人生、命运、社会变革等等。读了《史铁生散文》,惊异于原来散文也可以如此宏观,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深度,我被深深震撼。 例如文中写道: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为我母亲。为了让他骄傲。”可以说,这段文字与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原来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如此纯粹而持久。就我个人而言,这也是我当初写作的动机。据说,我的母亲高中时候的作文经常贴到学校的宣传栏里,由于她当时所处的时代因素,她放弃了文学梦。可后来我写的字或是文被夸赞的时候,我的母亲就会开心说道:“随我。”因此,如果说,写父亲的散文我会想到朱自清,那么写母亲的散文我会想到史铁生。 文中还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这段文字是我早年间喜欢背诵的一段文字,当时却不知原来竟出自史铁生笔下。这段文字在我看来是摇曳生姿的,看似颠倒话,却道尽世间真味。哲理中映照现实,还透露出一份坦然、平实的心境。位卑者一定有用,平凡人不一定平庸、普通。命运本就不公道,所以没必要去较劲。 不得不说,读史铁生的文章是会上瘾的,因为文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主动从“内”向“外”找出路,我感觉他的文字犹如一束光,从高远处而来,不是很强烈,但很悠长,也很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