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版:洪湖新闻

市委书记魏朝东在接受湖北日报专访时表示——
传承老区精神建设新洪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孟静 通讯员 杨长城 肖莎

    8月30日,瞿家湾老街青石板路、白墙黛瓦,游人如织。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旧址、中共湘鄂西省委会旧址……一块块醒目的牌匾,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老区精神。新时代的洪湖如何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洪湖市委书记魏朝东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表示,洪湖要“立足大荆州,争当排头兵;融入大武汉,争当先行者。”

    高速里程从“0”到荆州第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8月30日,提起洪湖的变化,段德昌烈士之孙、原空军某部上校段劲松感慨说:“以前从武汉到洪湖交通不便,到瞿家湾路更不好走。现在高速通了,公路也修好了,快多了!”请您具体谈谈,这几年洪湖交通有哪些喜人变化?

    魏朝东:从武汉西高速路口出发,一个小时即可抵达洪湖城区。

    两年前,这段仅百余公里的路程,需耗费两个半小时,走武监高速行至洪湖市新滩镇,高速路便“到了头”,曾是洪湖老区人民的“痛”。洪监高速通车后,才打破这一局面。

    今天的洪湖,高速公路里程以167.2公里跃居荆州第一。洪监高速、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洪湖段、江北东沿江高速连通四方,嘉鱼长江大桥、赤壁长江大桥贯穿南北。回首5年前,洪湖高速里程几乎为“0”。

    要想富,先修路。“十三五”期间,洪湖交通获得突破性发展,投资规模再创新高,五年完成交通投资263.7亿元,是“十二五”的3.3倍;洪湖结束无高速公路、无过江通道、无深水码头的历史。

    补齐交通短板,区位优势充分彰显,革命老区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建设“工业强市、水产大市、旅游名市”。目前,洪湖正打造高速公路“两纵两横”、过江通道“两桥两港”和“一轨道一铁路一机场”的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加速构建汉洪一体化一小时通勤圈,加快融入大武汉。

    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目的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作为闻名遐迩的红色革命老区,洪湖如何利用红色资源擦亮红色旅游名片?

    魏朝东:一曲洪湖水,美名天下知。洪湖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西苏区首府、红二方面军摇篮、洪湖赤卫队故乡。

    据统计,洪湖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家湾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中有39处。红色资源得天独厚,近两年来,洪湖投入2000多万元对文物进行保护和修缮。

    洪湖党校以革命思政课为依托,拓展红色教育。党校新址启用一年来,共接待学员40多批次,近5000人,逐渐成为我省红色教育主阵地。

    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两家景区上榜《人民日报》发布的“100个红色旅游景区推荐名单”。今年上半年,共计接待游客302万人次,同比增长20%。

    《湖北省红色旅游专项规划》提出,构建“一城一山一湖”红色旅游发展新格局要求。洪湖市专项编制《洪湖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将加快推进瞿家湾红色小镇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瞿家湾老街3A景区创建。联合湖南、贵州、重庆等省市,加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以及红色遗址的联动合作,擦亮洪湖红色旅游名片,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目的地。

    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带领老区人民奔向好日子,洪湖有哪些谋划?

    魏朝东:土地革命时期,洪湖老区军民一心干革命。如今,洪湖干部群众共建共享缔造美好生活,进一步提升老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10个村(社区)列入洪湖首批共建共享示范村(社区)。规划共谋,在螺山镇花园村,我们通过蹲点式、沉浸式调研,与村民“共坐一张凳”“同谈一席话”,共同勾勒美丽村居新蓝图。花园村村民主动和外聘设计团队一起讨论、修改、完善“梦里水乡花园里”主题规划。

    干部群众开展“小板凳夜话”,与小组协商出资出力、投工投劳新办法。群众从“被动观望”转向“主动参与”。村民李仁学自觉认领村头路口的保洁工作,72岁村民李仁清带头拆除自家空心房屋,腾出空间给村里建设健身广场。

    村民民主选举,充实党员群众代表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矛盾调处会、环境卫生共建队、“平安洪湖赤卫队”等“三会两队”,共管共评村内重大事务,形成民事民办、“闲”事“贤”管的良好氛围。

    村民协商讨论,美丽庭院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农旅融合发展等项目被群众积极“点单”,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15个“民生实事”正在陆续推进。特色产业奖励政策带动试点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共赢”。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