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工作主线,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全力服务保障荆州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9188件,审结21950件,结案率75.2%,同比提高2.97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4。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3626件,审结2821件,结案率77.8%,同比提高3.98个百分点。 聚焦平安稳定 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 ●对严重暴力、涉枪涉爆、多发性侵财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依法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031件。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涉黑涉恶案件5件32人。 ●深入推进禁毒斗争,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02件。 ●全面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防范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电信诈骗、金融诈骗、跨境赌博等案件16件56人,涉电信诈骗关联犯罪案件183件。 ●完善监察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9件。 ●加大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力度,审结各类行政案件231件。 ●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盼,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3510件。 ●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全市法院发出人身保护令、家庭教育令11份,助力平安家庭建设。市中院荣获“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 ●推进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记录封存“全覆盖”,32名干警受聘担任27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探索“法院+工会+N”工作模式,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21件,为职工和企业维护合法经济权益200余万元。 ●开展执行专项行动,集中发放涉民生执行案款4784万元。 ●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和湿地保护法,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9件,支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7件。沙市区法院审结全省首批、全市首例由行政机关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 紧盯质量效率 深化审判监督管理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数占结案数75%以上。 ●深耕审判管理“1234”工程,一审服判息诉率88.74%,排名全省法院第一,3个案例入选全省法院典型案例,8个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审判管理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推介。 ●健全完善发改指分析研判闭环制约机制,邀请检察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律师参与评查被“发改指”、抗诉等案件615件、裁判文书242份,倒逼案件质量提升。 夯实基层基础 加强人民法庭建设 ●开展“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坚持“一庭一策”“一庭一品”,优化调整乡村法庭35个,7个城区法庭转型专业法庭,设立巡回审判点75个、法官工作室9个。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巡回办案、就地开庭等方式,妥善处理涉“三农”领域纠纷。松滋法院刘家场法庭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被推荐至最高法院。 ●强化法庭队伍建设,“80后”“90后”庭长占全市人民法庭庭长总人数的近50%。 全面从严治警 锻造过硬政法铁军 ●对标对表省高院拉练检查反馈问题,动真碰硬整改薄弱环节,拉练整改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作交流发言。 ●开展“队伍建设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进干部年轻化,全市法院86名40岁以下干警走上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岗位。 ●开展“以案促改、明纪知畏”专题廉政教育活动,推动全市法院执行干警大轮岗,纵深推进“清廉法院”建设。 履行审判职能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进“双优化”专项治理,开展服务企业大宣传大走访,市中院12个业务部门走访重点企业176次,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 ●深化“一站式”建设,全市法院通过涉企“绿色通道”受理案件4121件,基本实现诉讼服务“零跑腿”。市中院诉讼服务质效居全省前三。 ●大力推进“分调裁审”改革,全市法院11个速裁团队审理民商事案件6589件,平均审限26.21天;127个行业性调解组织、401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案件8097件,调解成功率79.51%。 ●全面开展“规范执行提质增效”专项活动,优化财产查控处置流程,从启动执行案件所涉财产的查控到完成财产拍卖移交,最少可缩短45天。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71件,诉前、诉中调解知识产权纠纷87件。市中院荣获“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集体”。 ●深化破产审判改革,开展清理破产积案专项行动,全市审结破产案件22件,适用执转破程序5件。 整理:记者肖潇 通讯员 王俊辉 张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