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通讯员李铭晓农)今年来,小河口镇将衔接资金用在刀刃上,利用衔接资金项目打造产业示范区,在大力提升产业水平和效能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真正达到了“业强景美”的目的,推动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示范片区功能齐全。在小河口村5、6、8、9四个村民小组连片的虾稻示范片区,生产路笔直,沟渠纵横,太阳能路灯整齐地立在道路两边,各种农耕文化、党建宣传栏缀在示范片区,吸引了不少村民早晚在这里散步、运动和休闲。这个虾稻示范片区就是利用衔接资金打造的。该示范片区有虾稻连作面积520亩,涉及农户38户,原来田间道路、沟渠等生产条件较差。今年5月中旬,在小河口镇党委、政府的全盘运作下,通过向市乡村振兴局申请衔接资金,实施该片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小河口村在该片区兴建田间水泥道路3公里,疏洗排灌渠道1.2公里。在提升了基础设施条件之后,小河口村自筹资金进行景观建设,投资上百万元沿道路、沟渠实施绿化,草坪、花带布局其间,兴建农耕文化展示平台以及以党建、农技、文化为内容的宣传栏,并沿生产道路安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 村民参与项目评价。小河口村在进行虾稻示范片区环境提升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从项目的决策、规划、建设、监工、验收、评价等过程都有广大村民群众参与。项目全程经过“四议”程序,首先由村党总支提议,经村委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广大村民全程参与建设与监督,特别是生产道路、斗渠等工程竣工后,由村民参与评价,所有工程项目获得了90%以上的村民满意与认可。小河口村虾稻示范片区项目工程完工后,产生了显著的效益,不仅有效增加了集体收入,其土地租金收入由每亩400元增加到700元,此举为38户农民直接增收15万元。同时让种植户节本增收,土地平整了,方便统一耕作,每亩农田可节省生产开支100元,亩产小龙虾由300斤增加到400斤,亩增收达到1000元。村民们普遍反映,该项目实现了“四个方便”,即生产出行方便了,用电用水方便了,田间管理方便了,休闲运动方便了。每天早晚,村民们除了在美丽的环境中劳作,还在这里休闲和锻炼,亲身感受乡村振兴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