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宋从峰 赵名斗 “这几天每天加工大米100吨左右。这批刚加工好的2000吨,已经通过抖音平台卖掉三分之一了。”眼下,中稻刚刚收获,位于监利市周老嘴镇的再富米业加工车间十分忙碌。 “今年稻谷收购价每斤1.26元。”再富米业公司负责人裴再富介绍,通过订单种植优质稻,每年带动周边860户农户增收近500万元。 周老嘴镇是“红色名镇”,仅900米长的老正街上,就保留有4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旧址群。 90多年前,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斑驳的白墙黑檐,见证了“家家住红军、户户设机关”的革命岁月。 90多年后,红色基因渗入古镇,在这里不断传承,至今仍向人们展现着一幅慷慨激昂的历史画卷。 “这是我们施家台村的黄桃,天气炎热,啃一口黄桃,比吃冰淇淋还过瘾!”在周老嘴镇施家台村燕湾黄桃园,周老嘴镇党委书记许安高变身“带货达人”,为成熟的黄桃“直播带货”。 走进周老嘴镇施家台村燕湾黄桃种植基地,只见满园的桃枝茂密成荫,一个个“穿”着果袋的黄桃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基地仓库门口,村民熟练地分装、封装,一箱箱分拣包装的黄桃搬上箱式货车,开始“旅行”,等着“奔”向千家万户……近年来,借着短视频行业的发展东风,周老嘴镇将原汁原味的监利生鲜农产品推介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电商物流业务越来越红火。 “传统物流订单渠道单一,许多生鲜农产品找不到销路,村民的‘好收成’被困在地里,难以变成‘好收入’。电商的引入,不仅为黄桃的销路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周老嘴镇党委书记许安高说。 如今,通过与电商联姻,周老嘴镇施家台村燕湾黄桃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网销宠儿,黄桃销量和入园采摘人流量较预期值翻了几倍。 周老嘴镇还是农业重镇,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即发祥于此。 “这是监利周老嘴镇的大米,晶莹剔透,米粒饱满。”37岁的陈雄正在周老嘴镇老街上直播带货,一个小时卖了1000多单。一万多斤大米经过村民熟练封装、打包,搬上物流货车,即将“奔”向全国各地。“大米重,邮费贵。新疆、西藏发货少一点,其他省份每天都有人下单。”陈雄说。 “传统物流订单渠道单一,许多农产品找不到销路。”陈雄介绍,通过电商销售,优质稻米一斤卖到2元,再生稻米更是卖到8元左右。电商的引入,让监利大米优质优价。让村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入”。截至目前,陈雄今年的电商订单已超过4万单,为周老嘴镇及周边乡镇带货300万元。 去年6月,监利市电子商务特色小镇项目正式落户周老嘴镇。依托红色资源,周老嘴镇大力培育扶持新型农村电子商务,孵化一大批本土电商人才,传统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陈雄也成为周老嘴镇电商大讲堂的“金牌讲师”,他的“学生”已遍布监利大大小小乡镇。 鲁乔电商、荆满春电商等一批优秀本土企业在周老嘴镇茁壮成长,从红色文旅到美丽乡村,从现代物流到直播电商,曾经的革命老区,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路。 深植红色基因,守护粮食安全,端牢百姓“饭碗”。监利市粮食生产年年稳面积、保产量,2021年水稻面积达217万亩,稻谷产量120万吨,湖北每端出的20碗米饭,就有1碗来自监利。 “革命时期,监利老百姓自发为红军送粮食。”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施昌好介绍,如今,监利作为“全国水稻第一县”,正按下绿色富农“快进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