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第1版) 搭建政府采购信用评价“指示灯”。在电子采购平台以搭建信用评价管理体系为目标,扎实推进对供应商、评审专家、代理机构和采购人的四方考评机制建设,在各个交易节点增加互评功能。 打通采购信息对接省网“信号灯”。采购人在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系统完成公告发布后,会自动推送至湖北省政府采购网。 点亮直购专区“长明灯”。对标国内省内先进地区做法,广泛调研,征求采购人意见及建议,明确直购品目,在荆州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上正式上线直购专区,为采购人采购限额标准以下商品亮起“长明灯”。 竖起新型监管机制“红绿灯”,全面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约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非强制纠纷化解模式,调解采购项目质疑纠纷2件,依法处理投诉4件,投诉时限平均为19个工作日,提高投诉处理时效。 奏响“五重奏”创新推动“政采贷” 荆州市财政局以省财政厅将荆州市作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创新试点为契机,奏响“五重奏”,在扩面增量、规范流程、延伸线上、防范风险、多方配合上不断尝试和创新,推动“政采贷”做大做强,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采贷)工作,不断增加中小企业获得感。 抓住扩面增量主线,奏响“政采贷”主旋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协同相关部门形成合力,通过门户网站、鄂汇办、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等方式,多渠道宣传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策,扩大“政采贷”政策知晓度,不断创新优化金融服务模式。 筑牢规范阵地,奏响“政采贷”协奏曲。在政府采购合同中,列明项目支付时间和中标(成交)供应商的银行收款账号;积极配合做好约定回款账户信息、签署回款账户确认函等工作,及时将资金支付到贷款银行的回款账户。 延伸线上平台,奏响“政采贷”最强音。充分利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业务协同和数据集合优势,加强对政府采购信息的挖掘应用,根据财政部门实时推送的政府采购中标企业名单,建立目标客户储备库,加大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产品创新,推出更多面向政府采购供应商的金融产品和优惠举措。 完善监督评价机制,奏响“政采贷”警笛声。加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参与“政采贷”业务金融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定期统计、汇总、分析和通报金融机构“政采贷”业务开展情况,并将完成情况纳入辖内金融机构的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和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内容。 助推“政采贷”多方配合,奏响“政采贷”新乐章。通过市政府采购交易系统,在公告采购信息、提供采购文件、发出中标(成交)通知书及签订采购合同等环节宣传、告知供应商“政采贷”业务的相关政策和信息;配合开展融资业务,在采购文件中列明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指引条款,明确告知供应商在中标(成交)后可以申请“政采贷”方式和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