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三农天地

洪湖:全程机械化推进秋收秋种

    □通讯员 邵祖学 记者 周军

    眼下,鱼米之乡洪湖市正紧锣密鼓推进秋收、秋播工作。再生稻全面进入收获期,油菜小麦秋种冬播也同步展开。

    走进再生稻高产示范区——沙口镇新场村(原董口村),稻田里收割机来回奔忙,将金灿灿的稻谷收入谷仓。

    而燕窝镇叶家边村刚刚收完的中稻田里,稻茬秸秆被粉碎翻压还田;一垄垄开得笔直整齐的厢沟上,植保无人机芽前除草,种肥一体播种机正在播种油菜。全程机械化已成为洪湖农业生产常态,有力推动了当地产业振兴。

    全程机械化作业 省工省药省肥

    “无人机芽前除草,大型拖拉机进行灭茬、粉碎、耕整、翻压、开沟、施肥,油菜精量直播一次完成。合作社今年进行稻油轮作面积2700亩,整个播种流程全程机械化作业,省工、省药、省肥。”洪湖市燕窝镇振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昨日,望着已经播种好的油菜,洪湖市黄家口镇革丹村三组吕志长喜上眉梢:“我家今年机播油菜25.6亩,旋耕拖拉机及拌好的油菜种子都是合作社帮我联系的,整地播种一次完成,镇上农技员现场指导播种,基本不用我动手,轻轻松松几十亩油菜就播种好了。”

    黄家口镇农技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革丹村有连片种植油菜350亩,上级部门提供免费旋耕服务和肥料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在政府大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实施下,受益于全程实施机械化,老百姓秋种油菜积极性很高,抢时间、抢季节、抢墒情,开展连片机械播种。”

    再生稻一种两收 绿色高质高效

    金秋十月,洪湖市农业农村、科协、统计等部门联合对洪湖市沙口镇再生稻高产示范区新场村十二组朱元杰种植的再生稻进行机械实收测产。当天测产面积4.19亩(667平方米),机械实收稻谷4935斤,扣除杂质即湿谷亩产1152.8斤,折算成干谷亩产达942.2斤,单产再创历史高位。

    朱元杰喜笑颜开地说:“我的头季稻1000平方米收获稻谷1860斤,二季再生稻现场测产实收再生稻1413斤。两季合计产量达3273斤。在大旱之年取得大丰收,真心感谢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抗旱支持。”

    朱元杰介绍,按今年普通中稻价格每斤1.35元计算,1000平方米稻谷他的收入将达到4418元。朱元杰说:“现在育秧有工厂,施肥打药有无人机,插秧、耕作、收割有专业合作社,轻松得很。”

    洪湖是再生稻技术发源地。近年来,全市贯彻落实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推广再生稻种植模式,大力开展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良种配良法,集成再生稻良种选育、工厂化育秧、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插秧带侧深施肥、无人机三高产“三防三促”等关键技术,总结出再生稻高产高效“1234”种植模式,即在1000平方米稻田内,一次种植、两季收获,稻谷总产达到3000斤,产值超过4000元。

    打造油菜示范样板 选良种配良法

    眼下,洪湖市拉开秋冬播序幕,并开展“稻-再-油”新模式技术攻关与试验示范,进一步探索粮油“双高产双高效”新模式,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洪湖市是油菜种植大县,油菜种植配套技术成熟,全市直播油菜机械化率100%。今年,全程机械化助力洪湖市大力发展优质粮油工程,集成“稻-再-油”、再生稻高产高效“1234”种植等模式,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今年,全市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油菜播种面积达40万亩。

    洪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深入全市各地指导秋冬播油菜生产,并提醒正在作业的农机手检查播种机器,控制好作业速度,做到精耕细作,确保苗齐苗壮。

    洪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洪湖市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68%,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由中级发展阶段进入到高级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向全面全程发展,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2022年,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再创新高,栽插、植保、烘干等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销量增长较快,高性能机具、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基于北斗导航的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进军生产一线,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植保无人机飞防、油菜精量化机直播等绿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油菜精量化机直播示范面积突破10万亩,洪湖市智慧农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同时,深入开展水稻、油菜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争创3000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样板3个、3000亩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样板5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