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石丽霞)喜看稻田千层浪,又是一年丰收时。时下,洪湖市春露再生稻合作社再生稻迎来丰收季,农民及种粮大户抢抓季节加紧收割,确保稻谷颗粒归仓。目前洪湖市再生稻二茬水稻全面进入收割期。 走进乌林镇王洲村,机声隆隆,稻浪滚滚,五台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驰骋田间,丰收场面令人兴奋,收割机一边吐出黄澄澄的稻谷,一边将水稻秸杆粉碎还田,避免了焚烧秸杆现象。 洪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郑普兵介绍:“像今年这种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再生稻的产量还是比较正常的,总的来说我们今年再生稻长势比较好,受高温干旱的影响不大,和去年对比,再生稻产量提高了。” “近年来,洪湖市在保粮护田上做文章,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兴修水利设施,推广稻虾共养、再生稻、成立联合经济组织、组建专业服务队等措施,让‘粮田’变‘良田’,把‘撂荒地’变‘聚宝盆’,切实保护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洪湖市农业农村局代武秀讲道,“为推广再生稻种植,洪湖市通过宣传引导转变习惯、技术指导提高单产、统筹协调跟踪服务等举措,积极组织这些企业参加各种绿色食品博览会,农产品博览会,来推荐我们的洪湖再生稻产品,对他们大力宣传再生稻都给予资金扶持,突出洪湖的优势重点打造再生稻产业链。” 据了解,为更好地合理利用土地,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近年来,洪湖市大力发展再生稻产业,积极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种植再生稻,对再生稻种植户落实每亩补贴200元的奖补政策。 乌林镇王洲村种粮大户王际威介绍:“国家有补贴,今年的再生稻基础稻产量大概一千四五百斤,在第二季,人工操作简单,投入资本少,收入相当可观,一亩田正常能达到四五百斤产量,这样两季加起来一亩田能达到2000斤,增产在望。” 洪湖市春露再生稻合作社发展新型“油稻再”模式,循环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稻田种养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稻田种植的经济效益。春露合作社兰夕良告诉记者,“今年准备示范800亩田发展油稻再生,通过‘油稻再’模式第一是确保不空田,在生产环节环环扣起,保证田里面每时每刻都有庄稼,第二是确保季节,从播种的质量、播种的要求,按每一个作物的生育期去播种,去完成播种质量,第三个是确保效益,通过‘油稻再’模式,每亩的效益可以增加500到800块钱。 洪湖市是再生稻技术的发源地之一,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再生稻栽培记载。近年来,洪湖市为更好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贯彻落实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理念,提升种粮产量和效益,不断优化推广再生稻种植模式。洪湖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再生稻良种选育、工厂化育秧、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丰产等关键技术成果。据了解,洪湖市今年共种植再生稻30多万亩,头季亩产达640多公斤,预计二茬收割最高亩产接近470公斤,实现了年亩产过吨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