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吴杰 裴蜀华 通讯员 王康 徐凯 阳光落在文化广场的景观石碑上,光影斑驳,“心安处向阳家”格外夺目。 广场上,居民休憩玩乐,笑语欢歌;路对面,一幢幢小楼连片林立,房前屋后如花园一般……深秋时节的监利市新沟镇向阳社区,一砖一瓦显乡韵,一镇一街皆风景。 与美好环境交相辉映的还有一组数据:2021年社区固定资产近2亿元,居民人均年收入约3.5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800万元,顺利完成城镇化改造,实现社区和村居共建。 “心安处向阳家”,是愿景,也是现实的图景。向阳社区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与居民共同书写“谋、建、管、评、享”五篇文章,让群众唱主角、站“C位”,打造新时代村居建设的“向阳样板”。 众筹“绿色银行”: 释放生态红利 上个世纪90年代,向阳社区负债百万,资源匮乏;30年后,厂房林立、楼群整齐,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800万元。 村集体经济翻40倍,蝶变的秘诀在哪里? 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顾想平向党组织立下“军令状”,以党建为引领,走一条“以工业强村、以产业富村”的求变路径。 乘着改革的东风,向阳社区“两委”一班人带着群众勤干苦干。盘活资产、整合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布局物流、商贸等产业,集体经济由“负”转“正”。 这是向阳社区脱胎换骨的秘诀,一直传承至今。 社区有一块150亩的集体老林场,远离村居和农田,不适合种地,但因管理不善逐渐荒废,杂草长得比林木还高。 2019年,社区“两委”决定:让老林场重焕新生,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邀请干群共同商讨。 “可以种植常规经济林,像杉树、杨树,节约成本。”有居民建议。 “常规林时间成本长、经济效益低,我建议种植一些高端苗木。”老党员易佑香有多年种植林木经验。 “我同意,红豆杉、黄金槐经济效益好,有投资价值。”有企业销售工作经验的居民也提出建议。 …… 对于老林场如何重生,大家一番热烈讨论后达到共识:种植高端苗木,打造高标准生态园。 2020年1月,向阳生态园开工建设,栽植各类景观苗木11200株。300多名群众齐上阵,开挖沟渠、栽植苗木,在凛冽的冬天干得热火朝天。 资源是集体的,发展是干群共谋的。如今,这个众筹的“绿色银行”即将收益:“生态园成材后可获得2000多万元收益,居民共享生态红利。” 共建“连心路”: “囧途”变“坦途” 8月初,新剅路提质升级“换新衣”。1公里的水泥路铺上沥青,路面颜值提升,通行舒适改善。 新剅路是村级主路,连接沿线4个村小组,居住了200多户居民。以往走在这条老路上,“晴天满天灰、雨天满脚泥”。 路是农村的生产生活命脉,居民要出行,农产品要运输。经社区“两委”班子和居民代表商定,由社区筹集资金,重新修建、拓宽新剅路。 拓宽原本3.5米宽的道路,需要占用一些居民用地。“我家门口种了树,要占用就补偿我3000元钱。”6组一位居民提出意见。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