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特别报道

第004版:特别报道

时代记录者唱响奋进凯歌
——记者节,一起来看好记者讲荆州好故事

    张明金                          佘海艳                          王子瑶                           陈丹                           沈微                           匡奕君                          张梦瑶

    今天,我们迎来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记者,记着”。在荆江两岸,有一群日夜奔波的新闻工作者,他们站立发展潮头、触摸时代脉搏,用笔和镜头展示社会正能量、书写荆州好故事,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本报今日推出“记者节,一起来看好记者讲荆州好故事——庆祝第二十三个记者节”特别报道,听记者们讲亲历故事、说采访过程、谈内心感受,从不同侧面反映荆州新闻战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展现10年来荆州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党心民心同频共振谱新篇

    见证非凡新时代,记录巨变新荆州。

    作为党报时政记者,我们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时刻保持“迎战”状态,把“办公桌”搬到市委,坚持奔走在党代会、“两会”、市委全会等重大时政新闻现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准确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全力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

    一路走来,我们牢记党的嘱托,肩负职责使命,在市委会堂会场见证荆州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在项目拉练比武中感受工业振兴发展的新动能,在城乡建设现场描绘荆江两岸绿色发展的新蓝图,在干部履职一线体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以纸为媒、以网为介,我们感受党心民心同频共振,讴歌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新时代,新作为。未来,我们将坚守初心、使命必达,讲好荆州故事,凝聚奋进力量。

    每一次采访都见证城市成长步伐

    成为一名时政记者,我有幸参与全市诸多重大会议、活动报道,不仅第一时间了解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也在采访过程中以见证者、记录者的身份,切实感受荆州点点滴滴的变化和发展。

    在荆州经开区,深入工业主战场生产一线;在公安县葡萄园,置身助农直播间;在荆州大学城,穿梭于项目建设现场……2年多来,我“奔跑”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用笔记录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用心感受着这座城市赶超跨越的强劲脉搏,每一次采访,都是对城市成长步伐的见证;每一篇报道,都是对荆州热爱的传递。

    我在记录,也在思考。会议新闻如何以小见大,变得生动精彩?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断探索,以实践促学习,以采写促提高。

    感谢记者这个职业,让我变得坚强而成熟。感谢新闻这个行业,让我更加了解家乡这片热土。一声“记者”,一生记着。

    用全媒体手段传播城市发展好声音

    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作为一名奔跑在工业经济战线上的记者,我聆听项目建设的轰鸣,挖掘企业建设的故事,勾勒产业链成长的路径,记录城市拔节生长的脉搏。

    近年来,荆州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美的冰箱荆州工厂入列全球“灯塔工厂”行列,成为全省第二家、全市第一家入列工厂,更成为制造业标杆;能特科技“朋友圈”不断发力,引来帝斯曼、天津药研院,成为本土企业中的“黑马”;华鲁恒升项目建设现场,林立的塔吊犹如一个个钢铁巨人傲立空中,云图控股新能源材料项目工地上,繁忙的建设场景令人惊叹;玖龙纸业(湖北)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投产,为荆州造纸包装产业注入新活力……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荆江两岸奏响发展强音,我也将继续坚持全媒体思维,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全媒体手段,传播城市发展好声音。

    记录荆州发展中的招商力量

    每天挤过人潮汹涌的深圳地铁,凌晨4时依旧埋头研究企业信息……当我播放“招商最前线”系列视频时,那些感动便浮现在眼前。

    去年12月底,我作为招商战线记者,走进深圳、广州、佛山、武汉等地,实地采访驻外招商干部的故事。

    与他们共处的9天,每一分钟都令人难忘。我们一起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穿梭,打电话被拒接、登门拜访吃了闭门羹、推介荆州被“数落”……我用相机、文字记录下招商工作的艰苦。

    但“雷雨”中成长的招商人却很阳光:不放过任何一个推介荆州的机会,每天都在冲刺跑。一年来,他们建起越来越密的招商信息网,带动更多客商来荆州投资。

    成为记者的这3年,我见证招商人给荆州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将继续用文字、镜头发声,讲好荆州招商故事,让更多客商感受到荆州发展的强劲气场。

    用镜头传递荆州﹃三度﹄

    我是《主播说新闻》短视频栏目的主播。

    项目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一切围绕发展转,一切聚焦项目干。今年上半年,荆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均居全省前列。全市重大工业项目也都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推进。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市民们自然非常关心它的建设进展,但又难以到现场一一了解。于是,我借助镜头带领大家到项目建设现场一探究竟:走进美的空冰洗基地,了解世界灯塔工厂;来到荆州大学城建设现场,见证一座新城的崛起;前往楚文化数字产业园,感受数字荆州建设速度……

    在一次次的报道中,我感受到不断刷新的荆州速度、当好“店小二”的荆州温度、优化营商环境的荆州力度。未来,我会继续用手中的镜头和话筒见证荆州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我们的城市共成长。

    奔跑中见证荆江之变

    春,绿意葱茏,繁华似锦;夏,江豚鱼跃,百舸争流;秋,瓜果飘香,麋鹿奔腾;冬,水草丰茂,候鸟流连……这是“长江大保护之荆江巨变成效展”中的四时之景。

    奔跑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线14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引领着荆州长江大保护工作,也成为我报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

    排查入江排污口、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拆除江畔非法码头、开展扬尘秸秆禁烧巡查……无数个日夜,我跟随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深入一线,用一篇篇稿件记录他们在长江生态保卫战中如何啃掉“硬骨头”、干掉“拦路虎”,全力守护母亲河。

    不断捕捉、不断记录、不断报道,我深刻感受到荆江气质颜值在提升,感受到渔民从“靠江吃江”变为“靠江护江”,感受到“痛在荆江”到“美在荆江”的蝶变。

    让城市农村共享﹃甜蜜果实﹄

    多年奋进,荆州“丰”光无限。绿色田野孕育丰收希望,美丽乡村焕发勃勃的生机,一个个天蓝、地绿、水清、路畅、景美、业兴、民富、风正的美丽乡村在版图上跃动,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领悟到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做好农村社会发展的记录者、服务者和引导者,用心记录,呈现这方水土的日新月异和澎湃活力;用情服务,解决广大农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用智创新,担当“三农”新闻宣传主力军,畅通沟通交流的多元渠道。

    在我眼里,记者是传播温暖与美好的使者。一次采访中,我走访了8个县市区的13个乡村,采写3篇深度报道,全景式呈现荆州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通过一组组递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展现荆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果。

    现在,荆州的乡村处处是美景,城市、农村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甜蜜果实”。它不仅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地,更是城市居民的诗和远方。

    聆听交通运输最细微的声音

    陈雪玲

    站在“九曲回肠”的荆江石首段远眺,雄伟的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如卧江长虹,232米高的南北主塔静静矗立在江心,直冲云霄。桥上,往来车辆川流不息。

    石首曾是全省唯一一个跨一江两岸却未通长江大桥的县市。2019年9月28日上午,历时近4年建成的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67万石首人民喜圆“大桥梦”。我有幸深入采访大桥建设通车背后的动人故事,不由为大桥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勇气赞叹。

    2019年1月,我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负责交通运输战线宣传报道工作。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我记录的第一个重大交通项目。此后3年多时光,我深入交通项目一线、田间地头,见证高速公路带来的发展红利,见证农村公路托起的致富新希望,见证荆州加速打造内陆开放“新沿海”的决心与魄力……

    百业兴盛,交通先行。我将继续奔跑,聆听荆州交通运输最细微的声音,记录下荆州交通运输事业跨越提升的铿锵脚步。

    古城美﹃警﹄很出彩

    波光粼粼长江边,社区寻常巷陌里,广场人潮人海中……古城美“警”很出彩。

    从扫黑除恶到“百日行动”、从反诈禁毒到缉枪治爆、从防汛救灾到战“疫”防疫、从执法规范到警务改革,我在字里行间里写下刑侦民警的“冲锋陷阵”、禁毒民警的“出生入死”、经侦民警的“抽丝剥茧”、社区民警的“家长里短”、派出所民警的“万家灯火”,我的笔尖早已与警营血脉相融。

    作为一名从业12年的“公安记者”,我始终与荆州公安民警并肩奋战在维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最前线,拍下群众平安幸福画面,记录平安荆州建设轨迹,见证荆州公安事业发展历程。

    我们是奋斗者,亦是追梦人。“荆州市十佳青年记者”“湖北最具影响力公安记者”等荣誉背后是责任与担当。我将继续践行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为推进更高水平平安荆州建设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城市文明指数节节高

    清晨,早高峰。荆沙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车辆虽多但秩序井然,没有加塞、没有鸣笛。安静的路口,通行的车流,抒写着秩序之美。

    8年来,我一直在荆州交管一线奔跑,见证了城市文明出行指数的不断提升:

    紧盯源头治理预防事故,群众出行更守规矩;深耕交通精细化管理,群众出行更加顺畅;“大数据+组合拳”构建智慧交通体系,群众出行更为方便。

    从车辆礼让行人,到行人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从高空电警设备,到地面标志标线;从视线所及的提醒标识,到多方参与的人性化管理……一步一景,无不让人感受到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的新风尚在荆州街头蔚然成风,汇聚成荆州的文明力量。

    这8年,是我职业生涯的8年,也是公安交通管理发展的8年,更是交通参与者践行文明交通的8年。如今,“交通安全”理念已经根植于每一位交通参与者心中。

    ﹃口袋公园﹄串起居民﹃微幸福﹄

    衡量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既要看“颜值”“气质”,更要看市民对环境提升的满意度、幸福感。

    作为一名从业近20年的记者,我始终奔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记录下百姓幸福生活的点滴变迁。

    2021年,荆州市借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东风,大力开展“口袋公园”建设。作为跑线记者,我见证了85个“口袋公园”从无到有、再到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过程,记录了居民从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小而美”中收获的“微幸福”。

    市城管执法委牵手荆州日报社,举办美丽街区和最美“口袋公园”评选等专项活动,与市民深度互动,探索出一条“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新路子。

    聚焦镜头,事实说话。今后,我将继续沿着新“口袋公园”的建设足迹,持续记录美丽、宜居荆州,为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作出新贡献。

    扎根社区见证家园焕新颜

    作为一名从业11年的记者,我始终扎根在社区、奔跑在一线,看着荆北片区、沙北片区等地段新型社区不断引入高端产业业态,人民群众生活日益丰富;见证新民社区、东苑社区等地段的老旧小区通过改造,旧颜焕新,提档升级。

    蝶变的背后,是社会治理理念、方式、路径升级带来的效果:荆州区新民社区砂石厂宿舍在社区指导下成立红色功能型党支部,以党员示范带领群众广泛参与,小区管理实现了“无人管”“管不好”到“人人管”“规范管”的转变;沙市区东苑社区在“一主引领、两会协同、五方共联”的125小区治理新模式下,社区网格员、下沉党员、志愿者、物业公司、社区民辅警五方协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我将继续用心记录荆州的发展变化,传递社会真情与感动的正能量,行走在乡间地头,奔跑在大街小巷!

    书写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上半年,为切实回应群众反映的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我与市教育系统密切对接,通过实地走访各县(市、区)项目现场,对我市2021年下半年启动的“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行动”推进情况进行采访报道。

    按照工作目标,年底前我市至少要完成43所公办幼儿园建设,拟增加学位10195个,将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至50%左右。松滋市项目推进呈现加速度,纪南文旅区教育投入疾步快走,沙市区多举措破解沙北学位压力……我在基层一线奔走,记录政府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决心和力度,采写的系列报道陆续在《荆州日报》《荆州晚报》、荆州日报新媒体等平台推出,受到市民广泛关注,用行动诠释了记者的神圣使命。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站在新起点,我将继续秉持初心,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全力奔跑在青春的赛道上,书写媒体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绘就健康荆州幸福底色

    10年来,我见证了市委、市政府,市卫健人坚持生命至上的决心和行动,更感受到荆州百姓健康获得感、幸福感的稳步提升。

    最快的速度:坚持需求导向补短板,坚持统筹规划调结构,坚持有序疏散优布局。2020年4月23日,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开工,这是湖北省利用紧急援助贷款项目中开工最早、额度最大的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用73天跑出我省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为特殊时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

    最牛的技术:10年来,荆州两家三甲医院近80%的临床学科上榜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等进入“国家队”。

    最优的服务:荆州“医养结合”建设亮点纷呈。目前,全市已有12家机构取得医养结合双证,荆州成为“全国老年医学培训基地”,并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

    用光影讲述大美荆州

    入职视觉新闻中心虽然只有一年半时间,我却深深地爱上了这份职业,每一次按下快门的瞬间,都对新闻摄影增加一分热爱和坚持。

    为呈现独特的视觉表现,我学会熟练操作无人机航拍,并在今年全市“自然资源、美丽荆州”摄影艺术作品展览比赛和“鸟瞰荆州、无限精彩”无人机摄影月赛等摄影比赛中荣获多个奖项。我还参加了湖北省新闻摄影研修班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

    这一年半里,我参加了荆州市第六次党代会、“两会”、荆州企业家峰会等重大会议和“长江大保护·荆江巨变”、荆州沙市机场周年纪念、荆州抗疫等专题活动,慢慢感悟到新闻摄影的真实与厚重感,更感受到记者责任的沉甸与初心使命。

    我喜欢通过图片带领读者游览古城新貌与锦绣河山,更希望通过镜头向人们讲述大美荆州的动人故事。在自己的第二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我更想说:影像追梦,荆州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