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综合新闻

紧盯“硬骨头”,打通“微循环”,提升“幸福感”——
全市1—10月拆违超52万平方米

    本报讯(记者王子瑶)紧盯居民关注的“硬骨头”,打通区域发展“微循环”,提升百姓“幸福感”。记者昨从市城管执法委获悉,今年前10个月,全市累计拆违52.4万平方米,平均每天拆违超过1700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拆违近37万平方米,相当于过去5年总和。

    迎难而上,启动拆违控违三年行动违建,是城市肌体上的“毒瘤”,也是堵在群众心坎上的“结石”。

    因历史原因,我市中心城区违章建筑较多,初步统计达到71.37万平方米,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周边居民对此反映强烈。

    拆违,是我市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也是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落脚点。今年,我市启动拆违控违三年行动,市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督办,现场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难点。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城管执法委围绕“控增量、减存量”目标,联合市、区、街道、社区多方力量,结合“十佳科室”评选活动,针对历史违建做到应查尽查、应拆尽拆、应治尽治,打响了中心城区拆违控违攻坚战。

    重拳出击,拆违“风暴”席卷古城

    荆州区是拆违控违三年行动的重点区域,今年2月,一场拆违“风暴”席卷古城。

    古城内的九老仙都片区,总面积18.4万平方米。片区内建筑大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小区间相对封闭,分布杂乱零散,居住环境较差。市、区、街道城管部门联合社区,按照共同缔造理念开展联合行动,一户户进行宣传动员,赢得群众支持。同时,拆出来的空间,在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绿地、口袋公园、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附近居民纷纷感叹,现在路宽了,灯亮了,小区绿了,环境好了,大家的生活品质更高了。

    荆州大学城是构筑“城市副中心—社区中心—邻里中心—科创中心”四级城市中心功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城所在的城南是城区老旧片区之一,基础设施落后、路网密度小、生活环境差,片区违建长期存在且情况复杂。荆州城管上上下下敢于“较真碰硬”,直面焦点问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依法开展拆违行动,累计拆迁自然户房屋2324户、企业24家,征转土地1800亩。随着占地24.8平方公里的荆州大学城建设逐步加快,城南片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合力攻坚:持续提升城市“颜值”

    拆违控违,是改善城市环境的“美颜”工程,是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更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文明工程。

    “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拆除。”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市将继续确保拆违控违力度不减,坚持对违建“零容忍”态度,充分利用拆出来的空间,实施城市功能优化、品质提升工程,通过“拆”“建”结合,打造更多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美丽社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荆州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城管力量。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