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荆州市城发集团作为市属两大国有平台之一,将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践行建设城市、经营城市、服务城市的根本宗旨。以城市建设为抓手,以城市运营为发力点,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奋力当好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荆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打造美丽宜居城市。“十四五”期间,城发集团聚焦城市短板弱项,坚持多管齐下,全方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 推动城区扩容提质。在投资开发沙北、荆北、商务3个片区基础上,城发集团正在开发大学城、古城小样板、城市新客厅、关沮新城4个新片区,开发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未来5年,总投资达到200亿元以上。 有效改善城区面貌。前期,城发集团投资300多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改善了5.2万户市民的居住条件。今后,城发集团将利用城市更新政策,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施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改造提升工程,在改善城市形象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城发集团累计投入120多亿元,用于复兴大道、荆州机场、沙市中学、市民之家等公共设施建设。今后,城发集团将围绕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生态、民生、新基建等重点领域,适度超前谋划推进一批打基础、稳增长、增后劲、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消除黑臭水体、解决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城发集团投资50多亿元,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成3个污水处理厂、1个飞灰填埋场、1个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今后,城发集团将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生态生活环境。 二是不断满足人民需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荆州市城发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为市民提供内容更丰富、获取更便捷、价格更亲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满足停车需要。为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城发集团使用14.9亿元专项资金,建设1.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我们还将继续投资新建更多的公共停车泊位和新能源充电设施,不断满足市民的停车和充电需要。 满足住房需要。一是建设安置房。在开发建设新区过程中,建设质量优良、配套齐全的安置房,充分满足安置需要。二是提供了20万平方米保障性租赁住房,落实“保住房、保交楼”政策,进一步缓解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着力化解烂尾楼问题。三是建设商品房。克服当前土地市场下行的不利影响,在新片区和老城区投资建设商品房项目,体现国企担当,满足群众改善性的住房需求。 满足公共出行需要。即将投资5亿元,购买300辆新能源公交车,提升群众出行质量。 发展养老服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计划建设10处社区养老中心,提供400张养老床位。将深化与荆州二医的战略合作,加大养老设施投资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中心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并加快布局县市养老服务体系。 发展高等教育。以大学城为载体,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已投资19.3亿元建设科技学院新校区,并筹建技师学院新校区、荆州理工学院新校区,改善高校硬件设施;计划建设长大科创港,推动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 今后,城发集团将保持稳中有增的民生投入,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努力满足市民对教育、医疗、养老、体育、旅游、出行等社会公共服务的高质量需求。 三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动自身做大做强。“强经济”先强产业。城发集团立足社会发展趋势,深刻把握改革规律,科学提出“市场化转型、多元化发展、集团化管理、实体化运作”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条件,不断开拓市场化、经营性业务,持续增强自身盈利能力。 壮大城市支柱产业。城发集团在纾困能特科技基础上,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以相对较小的代价投资控股了1家市值近百亿、营收过百亿的上市公司。将依托上市公司,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助推我市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 打造本土施工龙头。在央企环伺情况下,城发集团奋力突围,用3年时间打造了我市唯一一家拥有市政一级资质、房建一级资质的国有施工企业,年产值从3000万元增长至15亿元。 建设区域建材市场。城发集团实施“长江疏浚砂”和“长江可采砂”项目,为城市建设供应500多万吨砂石料。将依托“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区域性的建筑材料市场,打响荆州建材品牌。 (作者系荆州市城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