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冬季,气温时常出现“大跳水”,有哪些疾病需要注意预防?一起来听听荆州一医专家团队怎么说。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频发 首要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流感的发生。荆州一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肖卫表示,气温骤降往往让人难以适应,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室内通风。同时还要注意补充水分,提高身体抵抗力。”肖卫提醒,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症状,应尽快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期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 警惕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每年冬季及气温骤降时,都是脑卒中高发期,高危人群需要注意。荆州一医脑卒中中心主任闵杰介绍,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容易导致人体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另外,寒冷还可以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形成而发病。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头痛、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高血压病发作高峰将至 气温骤降,对于老年人影响更大,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荆州一医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沙宁介绍,每次气温骤降影响,医院接诊的高血压、心绞痛等患者都会增加。 “心梗发作前一两天是有一些征兆的,典型症状是‘心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等,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如果剧烈性胸痛持续半个小时,一定得赶紧就医。”杨沙宁提醒,如果突发心梗,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拨打120急救电话,让医院救护人员及时赶到;让患者就地平卧,并且将患者的腿稍微抬高;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时候,要及时做人工呼吸,等候医务人员的到来。 □特约记者杜川通讯员张世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