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学副刊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上接第1版)

    乡贤助力,投工投劳。全市各试点村对村内道路、设施建设等小微项目,由村民理事会组织本村半专业施工队伍在有关技术指导下实施,村民象征性按劳计酬参与共建。乌林镇叶家洲村村民叶朝金捐出自家10余米长的围墙,还自发帮忙平整土地,并劝说自家旁边90余岁的老人曾美英同样让出了自家的宅基地10余平米,道路得以从3.5米拓宽到5.5米。老湾回族乡吕蒙口村在外乡贤定雄武自费70万对老屋进行改造翻新,并主动提出将房屋作为村文化图书室,取名为“子明书屋”,以弘扬吕蒙发奋勤读、持之以恒的好学精神,在传承吕蒙遗风中助力“共同缔造”。螺山镇花园村成立在外乡贤联谊会,武汉高斯美集团老总杨红波回报家乡,为花园村村民免费安装光伏发电项目。众多乡贤代表献计献策、踊跃捐款,目前公益发展基金达到164000元。

    聚焦“核心”优化治理机制

    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化化为“核心”,不断探索完善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确保“共同缔造”的成效深植人心、口口相传。

    约束制度。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切实增强群众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螺山镇把党委会开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找问题,点对点抓整改,心连心谋发展,着力解决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目前已形成相关制度在全市推广。花园村制订村规民约、党员公约和卫生公约“三项公约”,组织群众代表定期开展“花园功臣”“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鼓励群众“创星争优”,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凝聚乡村治理新动力。

    激励制度。探索实施积分管理、爱心超市等激励机制,提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乌林镇黄蓬山村、吴王庙村制订积分奖励制度,推行群众自觉开展认种认养、认领认管、轮值保洁等。戴家场镇树桩河村在驻村单位供电公司的支持下成立电力爱心超市,党员群众参与学习培训、政策宣传、乡风文明、环境整治等活动均可按标准获得一定积分,并凭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必需品。爱心超市自今年6月份试运行以来,已累计兑换积分4116分,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保障制度。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以奖代补”项目,将政府投入变为奖补资金、撬动资金,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市场主体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统筹发改、民政、自规、住建、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资金,优先支持群众参与度高的“共同缔造”项目。落实“先规划后建设”“先建设后奖补”的原则,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充分挖掘放大现有村落风格,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庭院绿化亮化、乡间小道,建设爱心食堂、四点半课堂、民俗展陈、活动阵地等项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