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通讯员夏梅)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位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首府监利城北25公里处,承担着155.3平方公里、14个行政村、7.3万人的电力供应任务。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现有员工15人、党员6人,他们以“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站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高地上,以“红心向党,红心为民”的工作思路,凭一个信念、凭一腔热血,用青春书写奋斗,用行动淬炼初心。 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负责人熊俊是位90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湖北,作为当时抗疫保电的一份子,他像很多人一样义无反顾投身一线,光荣的成为了国网荆州公司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火线入党”的党员。 也正是这份红色的荣耀,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把熊俊调到周老供电所这个“红色站所”,期望让红色火焰进一步烧旺。 今年7月,炎炎烈日,长期的高温预警和电网的高负荷运行,线路老化导致了周老嘴镇街道电力临时中断。在红色旅游景点——周老嘴镇,当时正有不少游客参观革命老街。突如其来的停电给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引发了景区负责人的焦虑,“什么时候来电呢?”“什么原因导致停电?”“停好久?”这样的询问在抢修师傅耳边不断响起。 在回来的路上,熊俊和电力抢修师傅们一直在讨论,如何才能让红色老区最大程度的不停电、不熄火。 周老嘴镇街道是一条革命老街,大多数建筑都属于木质结构,和电线直接接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只是简单粗暴架设线路,裸露的管线又十分影响古镇风貌。要怎么做,才能兼顾观光需求和安全稳定供电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老街旧址地形和建筑结构,还专门走访了景区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对景区供电服务的特殊需求。经过综合考虑,最终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制定出了四种“特殊保电模式”:一是采用全绝缘电缆,提高电力线路安全防护等级,避免线路与木质结构直接接触;二是进线采用背街地埋入户,最大程度还原革命老街历史原貌;三是建设联络线路,完善互联互供体系,保证不间断供电;四是制定应急预案,强化特巡特维,配合完成建筑本体防雷装置安装,防止老街遭雷击损害。 在四种“特殊保电模式”的护航下,红色古镇风貌如故,电网安全再添屏障,从改造至今再未出现过电力供应中断的情况,老街旧址灯火常亮。 红色老区在一个有着红色执念班组的自我革命下,做到了“不熄火”“不停电”。 不单单是供电服务,在隐患排查、春耕生产、抗洪抗旱等方面,只要群众有需要,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也会把对老区的红色承诺付诸于行动。 周老嘴镇是个外出务工大镇,不少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在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就有这么一本“特殊档案”,里面记载了辖区内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和留守家庭的地址以及联系方式。所里员工会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定期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实地解决群众的用电困难。 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追光历史,点亮峥嵘岁月,兴建了3条10千伏线路,形成七线合供,光耀红色小镇。为红色景区搭建配套电力设施,新建大容量变压器,完成柳直荀纪念园用电增容;在核心景区安装充电桩,倡导景区环保出行。 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以电兴业,赋能老区振兴。坚持以扶贫之电照亮脱贫路,以致富之电激活渔虾稻,以强镇之电推动农业产业化,以抗灾之电保障旱涝无忧,助力周老嘴镇的乡村振兴和旅游繁盛。 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亮化出行、美化社区、深化安全,完善补光工程,照亮美丽乡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小镇配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各社区的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提供全方位的电力保障。 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科技运维,服务广大用户,聚焦“红领创客”,创新开展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线路故障率同比去年下降62.5%,线路故障后平均恢复时间缩短2.6个小时。 如今的周老嘴镇好似一颗耀眼明珠,镶嵌在监利之北。昔日的红色老区,尽显现代小镇风貌。 这就是国网监利市供电公司周老供电所传承红色服务的故事,他们紧紧围绕“班组建设年”活动要求,结合自身优势,主动作为,为红色小镇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