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荆州要闻

“共同缔造”解锁百姓“幸福密码”

    (上接第1版)

    洪湖市公布的首批10个“共同缔造”试点村中,周边几个村庄都赫然在列,叶家洲村却“缺席”了。

    在村民的呼声下,村支部书记叶奇林百般争取,终于抢得一个名额。

    “共同缔造”活动怎么开展?村干部心里也拿不准。

    百闻不如一见。村“两委”租来大巴,组织78名村民前往红安、麻城参观。

    林田交织秀美、村落精致整洁、满眼乡韵醉人——前去参观的村民羡慕不已。

    考察归来,村委会立即召开村民大会,现场播放考察视频和照片,深入讲解“共同缔造”理念。

    根据村民意见,拓宽进村组的道路成了首个要办的大事。

    但改造未启动就遇到了难题——需要村民叶朝金、曾美英让出宅基地。

    起初,叶朝金、曾美英两家人都不同意。但亲眼目睹乡亲们外出考察视频后,80多岁的叶朝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共同缔造’是为村里好,咱不能掉队!”

    说干就干。叶朝金推倒自家10余米长的围墙,并劝说对门年逾九旬的曾美英让出自家宅基地。

    两位耄耋老人的义举,不仅让道路得以扩宽到5.5米,更感动了全村村民。

    村里的事就是咱自己的事。今年9月,叶家洲村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全体村民连续四年不拿分红,村集体每年拿出113万元解决大家最关心的事。

    共同缔造,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变“你”和“我”为“我们”,才更有力量。

    花园村一次“小板凳夜谈”上,村民反映,二组两排村屋背对背而立,中间的臭水沟每遇下雨,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村“两委”和该组村民合议,大家各自拆除自家后院墙体,退让3米作为公共土地,修建人行绿化步道,地下建造雨污管网。

    “拆自家院、建公共路,这又是桩头疼事。”拿到群众议定的方案,村第一书记熊亮心怀忐忑。

    谁料,村民们个个自告奋勇,项目涉及28户村民,仅3天就有21户村民爽快签字同意。

    也有不同意的。村民蔡爹爹有些不乐意,自己后院种果树、养鸭子,还有个杂物房,“拆除后院,损失可大了!”

    村里比较有威望的老党员李仁学和热心群众李明强主动上门,3次入户给蔡爹爹作思想工作。

    “大家盼了十几年,咱不能拖后腿啊!”“换个地方,让您养鸭子”……直白的话说到了蔡爹爹心里。

    “我同意!”“我支持!”10天不到,28户村民全都按了红手印。

    办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干。大家不仅无偿拆除了自家后墙、鸭棚、旱厕,还自发投工投劳、捐砖捐料。

    如今,该项目正加紧施工。村民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邻里和美六米巷”。

    “像是天方夜谭,没想到这件事竟如此顺利地办成了。”熊亮感慨不已:“发动群众,‘泥腿子’也能赛过‘诸葛亮’!”

    制度创新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

    让人人成为美好家园“当家人”

    冬日的暖阳下,老湾回族乡吕蒙口村,绿树掩映青墙灰瓦,鲜花点缀湾间小道,绘就一幅别样的新村图景。

    2019年,吕蒙口村被评为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今年来,吕蒙口村又以推进“共同缔造”活动为抓手,打造吕蒙文化广场、“子明书屋”,增加木桥、廊道、木制围栏等配套设施。

    环境变好了,如何管理、怎么维护保持下去?

    村里事,群众议。吕蒙口村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通过晒一晒、比一比、评一评,让大家在村居环境管理中“唱主角”,对“美丽庭院”进行评议、打分PK。

    不只群众评议,吕蒙口村积极成立群众自治组织,号召广大党员群众认管认养门前屋后绿化,共同维护共建成果。

    “别看我年纪大,我还能出点力!”老党员冯云堂主动要求,出任村里吕蒙文化广场的“管理员”:“哪家熊孩子破坏广场公共设施,只要我一说,他们准能改正。”

    共同缔造,核心要义在于百姓参与。群众是出谋划策人,是建设主体,是管理员,是打分者,也是共享人。

    为了提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一种“积分超市”在洪湖遍地开花。

    “11组村民余光运清扫房前屋后、参加公益劳动,获得价值80元的物品兑换券;3组村民孙少平积极响应村委号召,按规定为儿子办了一场节俭婚宴,得到500元的积分兑换券……”

    前不久,乌林镇吴王庙村25名村民喜获村“两委”发放的积分兑换券,高兴地从村里积分超市兑换到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物品。

    “小积分”激活村民自治“大能量”。洪湖市各乡村结合自身实际,灵活制订积分管理办法,明确基础分值和参与集体公益活动、孝老爱亲、子女教育等加减分事项,激励大家在城乡治理中由“站着看”变“主动干”。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乌林村盛产酱板鸭、卤甲鱼、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但大多“养在深闺”。该村引进电商企业,与周边合作社、种养殖农户合作,打造电商直播基地,月销售额达350万元,带动就业25人、月收入达4000元,实现“产业共谋、集体增富、村民增收”。

    珂里村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广泛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设立善行义举榜,引导带动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

    村里的点滴变化,不仅调动起本村村民积极性,还感动了在外乡贤。

    花园村成立在外乡贤联谊会,大家献计献策、踊跃捐款,已累积公益发展基金16.4万元。身为武汉高斯美集团老总的杨红波回投家乡,为村民免费安装光伏发电项目。

    吕蒙口村在外乡贤定雄武自费70万元,对老屋进行改造翻新,主动提出将房屋作为村文化图书室,取名为“子明书屋”,传承吕蒙遗风。

    为保证“共同缔造”活动持续开展,今年,洪湖市政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建设后奖补”的原则,市直部门一起研究,合力共建,统筹“共同缔造”项目资金量达1亿元,市级财政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100万元,引导试点村(社区)投入到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上下水管网改造、强弱电管线分离、乡间小道改造中。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源自群众更强大。新时代的洪湖儿女坚持“共同缔造”理念,解锁百姓“幸福密码”,让这片红色沃土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