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第1版) “五心理念”破解治理难题 11月14日上午10时,冬雨绵绵,砂石厂小区内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里却暖意浓浓,一场事关筹建“幸福食堂”的议事会在这里展开。 “小区60%的居民都是老年人,他们需要一个日常就餐的地方。”“不仅要让老人吃得好,还可以增设其他服务,比如老年电影院、老年课堂……让他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小区发展建言献策。 截至目前,这种居民参与式的议事会已开了不少于20场。这一切,得益于小区成立的自管委员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小区急需人手的紧要关头,下沉党员邹松峰挺身而出,投身抗疫第一线。 “当时大家都闭关在家,邹松峰独自来到多日未清理的垃圾站前,将一堆堆垃圾清理、装车。外面寒风刺骨,邹松峰却汗流浃背。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在邹松峰的带动下,一批又一批居民加入疫情防控队伍。采购、值守、搬运……大家各施所长,为小区居民做好服务。 同年6月,新民社区推荐邹松峰为新一届砂石厂小区自治委员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小区搭建“自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两长四员”议事协商机制,推行“共享账单”模式,居民每年缴纳物业费300元用于小区管理建设,电动车充电8小时只需1元,多余的费用从“共享账单”支出,聘请小区专人统计汇总,各项开支公开透明。居民集思广益、投工投劳,免费为小区新建大门和集中晾晒区。 “说到底,小区自治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齐心画出一幅‘温心暖心、将心比心、走心尽心、以心换心、同心民心’的美好画卷。通过‘五心理念’,靶向破解治理难题,让居民真正实现觉悟上的转变、角色上的转变及行为上的转变。”新民社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玲说。 破圈入链缔结温暖“心家园” 从“脏乱差”到“人人夸”,砂石厂小区的案例说明:精准施策方能事半功倍。 在新民社区,像砂石厂小区这样,单位分房年代建起的宿舍楼,以及年久失修的小区还有很多。这就意味着,砂石厂小区的自治模式可复制、可推广,而破题的关键就在于“居民的自治意识”。锚定这一需求,新民社区各个小区自治平台搭建起来,大家结合实际,制订符合小区发展的机制,一改以往“政府看、群众看”局面,通过自治,让居民找回久违的归属感。 机制是推进治理的抓手,更是巩固成果的保障。当然,面对老旧小区千头万绪的现实问题,以及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新民社区“共同缔造”推进工作还需不断优化、细化。 新民社区“共同缔造”蓝图如何绘就?“我们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居民为主体、服务为载体、社会为支撑的多元善治体系‘治立方’架构。”新民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丁圣红介绍,新民社区正积极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民主议事、协商决策”的自治体系、“高效便捷、精准多元”的服务体系、“破圈入链、多方联动”的共治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御河路立面改造工程推进速度,加大梅园市场、公共服务设施文体活动中心、老年人康养中心规划力度,为实现社区现代化打下基础,勾勒“让参与铸就和谐,让发展惠及群众,让市民更加幸福”的美好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