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熊丹万杨特约记者易卫东通讯员周龙 今年6月,我市2家公司因拖欠货款纠纷引发诉讼,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受理后,专业调委会迅速介入,召集多家部门分析案情。为了加快调处步伐、避免当事人“调累”,调处中心启动线上调解,“键对键”厘清争议焦点,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化解了纠纷,2家市场主体握手言和,重建互信。 “一站式接访、一体化动作、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这是市综治中心与调处中心一体化运行的一个缩影,也是荆州打造访调裁审“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的升级版。在这其中,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助力助推,充分发挥了当家作主的主人翁作用。 市人大代表、公安县人民法院院长毛华庆在审判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有纠纷找法院”的老观念根深蒂固,法院依据现有的审判力量,难以完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人民调解力量不足、调解水平不高、保障力量不够等矛盾突出。经过广泛调研,毛华庆代表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建设推进矛盾纠纷非诉化解的建议》,着重从“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加强部门联动融入综治大局”“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能力素质”“制定实施细则打击司法掮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论述。 市委政法委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一件建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3月29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林一行专程赴公安县,走访毛华庆代表,面对面了解代表的真实愿景,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建议办理的方向和目标。 为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矛盾纠纷非诉化解工作,市委政法委牵头出台《进一步加强全市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印发《荆州市持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方案》,召开专项行动调度会、推进会,安排部署工作,全面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为了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和诉求“只进一门、只跑一地”,市委政法委大力推动市县两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引入医调委、交调委、家调委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和科技法庭、商事仲裁工作站入驻,有效整合政法、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资源,实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 近一年来,我市矛盾纠纷非诉化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1个市级综治中心、8个县级综治中心做到“四位一体”,12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做到“七中心”合一,1907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做到“七室联勤”,实现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到96%,有效率位居全省前五,2022年群众安全感指数高达99.08%。 “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落实措施明确具体,贴近民意,实践性和指导性很强。”毛华庆代表说。 “多元调解,调解的是群众身边小事,调顺的是民心民意,调稳的是发展环境。”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周龙说,今后,市委政法委将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作为平安荆州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落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