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荆文静 通讯员 陈世清)受本地积累及外来输入性污染影响,自12月28日夜间11时起,我市空气质量达中度污染,且呈逐步上升态势,预测未来两天将持续中度以上污染。经市政府批准,12月29日9时起,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全市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于10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期间,全市将启动七条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即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实施黄色预警等级下相应减排比例的管控措施;在具备气象条件前提下,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城区除重点市政工程和抢险、抢修工程以外的建设工程暂停基础工程施工作业,加强混凝土搅拌站扬尘管控;禁止工程渣土、建筑垃圾运输、散装建筑材料等车辆在城区通行;停止除重点市政工程和抢险、抢修工程以外全市其他建筑工地渣土、建筑垃圾和砂石料运输作业;建筑工地的料堆、土堆等增加防尘措施或全部遮盖,视天气情况,增加堆场和施工工地等的洒水降尘频次;城市主要干道的机扫、吸扫、冲洗等清洁频次增加30%以上。 为减少污染排放,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建议公众节约用电,减少出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尽量减少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涂料、油漆、溶剂等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机动车停车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排污单位主动减排,可在排放达标的基础上提高污染治理设施效率,调整污染工序生产时间。 此外,我市发布公众健康防护指引,倡导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一般人群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如不可避免应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中小学、幼儿园停止室外课程及活动。 据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将对各地各单位落实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应急响应各项措施开展巡查督办,对未按要求落实的,将在全市予以公开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