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01

筑巢引凤共织“荆”彩

    □特约评论员 周栎

    1月3日,一场饱含春意的纺织服装产业企业家恳谈推介会正在远隔荆州千里之外的羊城广州举行,荆州一口气签下36个服装产业项目,总金额204.2亿元,成效斐然。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年开启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新年伊始,市委书记吴锦带队赴广东招商,带头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这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荆州擦亮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金字招牌”的具体行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抢抓新的战略机遇、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当前荆州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从古至今,荆州地区蚕丝、棉花等生产交易一直兴盛不衰,纺织技术居于全国前列。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沙市作为全国五大“轻纺名城”,鸳鸯牌床单、荆江牌棉纱等轻纺产品享誉全国,到如今还为市民们津津乐道,大家在怀念曾经辉煌的同时也倍感惋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广泛凝聚“三命共识”,全面打响“四大会战”,持续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已形成扎实的产业基础,棉纺、麻纺、织布、婴童装等各类1031家纺织服装企业分布在全市各地,“南极人”“猫人”等多家国内知名品牌均在岑河镇建有生产基地,天猫、京东等100多家各类电商平台落户荆州;已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全市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的在外人员达17万人,在荆院校开设相关专业28个,学生近5000人;已构建便捷的交通物流,“铁水公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7家物流企业均在荆州设立区域性转运中心,我市正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沿海”,交通物流便捷优势融合生产要素和用工成本优势,荆州纺织服装产业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得荆州者得天下,选荆州者赢未来。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运用好、贯彻好“六个统筹”的方法论,坚持“六个并重”,立足打造江汉平原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通过推出一套政策指引、提升一批承接平台、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招引一批补链项目、健全一套工作机制等举措,不断优化存量、做强增量,推动纵向建链、横向集群,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振在荆纺织企业信心,吸引更多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和荆州籍在外务工人员来荆投资、回荆发展,共织“荆”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荆州这座纺织名城一定能重振雄风,重铸轻纺工业城市的新辉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